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健脾疏肝、行气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2)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从调节食管-胃动力的角度,探讨“健脾疏肝、行气降逆”中药对RE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1)临床研究:将60例脾虚肝郁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健脾疏肝、行气降逆中药汤剂和加斯清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主、次要症状及内镜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2)实验研究:①采用“不全幽门结扎+贲门肌切开术”制作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安慰剂组,对照组,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同时设正常组。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他各组分别给予谷维素,加斯清,中药高、中、低剂量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周。3周后测取各组食管下段pH值,观察各组食管黏膜大体表现,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②使用Power Lab多功能生理药理记录仪,同步记录离体食管肌条及胃底平滑肌条的活动变化曲线,待稳定后,记录给予生理盐水,中药高、中、低剂量,西药前后5分钟肌条的收缩曲线。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观察中药高、中、低剂量,西药对肌条的作用,并比较各药物对食管肌条与胃底平滑肌条作用。结果(1)临床研究:两组对主、次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1),总体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对部分临床症状(如胸痛频率、嗳气、大便不调、胁痛、急躁易怒)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内镜改善均较明显,治疗组在消除食管黏膜炎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研究:①健脾疏肝、行气降逆中药可以提高食管下段的pH值,改善食管黏膜组织的病理损害。②健脾疏肝、行气降逆中药能增强大鼠离体食管及胃底平滑肌收缩振幅,且对胃底平滑肌动力作用强于食管。结论健脾疏肝、行气降逆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良好的效果,我们推测其作用机理可能为改善食管胃肠道动力,调节食管黏膜炎性因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