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亚安全区概念的下沉广场广泛应用于大型浅层地下空间性能化消防疏散设计中以解决诸多疏散难题。本文旨在探究此类下沉广场面积和疏散楼梯宽度的最小值在应对复杂工况时能否确保疏散效率与安全性。相关领域转向人员行为学,因此本文从紧急寻路行为角度开展研究并指导建筑设计。首先,本研究通过实地和案例调研探究了用于疏散的下沉广场的工程运用现状。选择江苏、重庆和成都地区的大型地下空间五十余处下沉广场,主要从布局与交接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地下商业建筑消防疏散设计研究》(批准号:5137851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亚安全区概念的下沉广场广泛应用于大型浅层地下空间性能化消防疏散设计中以解决诸多疏散难题。本文旨在探究此类下沉广场面积和疏散楼梯宽度的最小值在应对复杂工况时能否确保疏散效率与安全性。相关领域转向人员行为学,因此本文从紧急寻路行为角度开展研究并指导建筑设计。首先,本研究通过实地和案例调研探究了用于疏散的下沉广场的工程运用现状。选择江苏、重庆和成都地区的大型地下空间五十余处下沉广场,主要从布局与交接、尺度与形态、疏散设施三个角度分析总结了此类下沉广场设计的主要特征和不利因素,以及防火分区与下沉广场连接的四种方式,包括通过店铺直接相连、通过疏散走道相连,通过避难走道相连和通过防火隔间相连。其次,本研究通过主观问卷探究了不同深度地下空间人员选择下沉广场疏散的倾向及安全感知变化。问卷结果显示超过50%的人员选择朝向自然光疏散。疏散标识设置和下沉广场内可视的疏散设施能显著增强人员对下沉广场的认知和选择(p<0.05)。通过虚拟现实严肃游戏实验进一步探究了不同认知熟悉度下个人在典型决策点处选择下沉广场方向作为疏散路径的倾好,并基于此讨论了单个防火分区通过下沉广场疏散的人员比例。熟悉度设置包括从疏散的下沉广场进入、从其他下沉广场进入,从走道进入三种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平均69%的人选择下沉广场方向进行疏散。对下沉广场认知和熟悉度更高的被试者选择比例更高(超过70%),尽管这种趋势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着,本研究运用Anylogic软件探究接入不同数目(1、2、3、4个)2000㎡防火分区时,增加下沉广场的面积和疏散设施宽度对疏散时间和效率的影响。模拟发现,标准规定的最小下沉广场面积和最小疏散楼梯宽度仅适用于连接1个防火分区的情况。接入2、3、4个防火分区时,增大单层下沉广场面积对于提升疏散效率更为有效。接入2、3、4个防火分区的二层退台式下沉广场,疏散设施宽度增大对疏散效率影响更明显。地下一层下沉广场面积采用瞬时最大人数比例来折减静态面积可兼顾经济性与疏散效率性的要求。最后基于前期结果提出设计策略。本研究开展实证研究为考虑下沉广场等地标空间影响的个人疏散行为模型构建提供基础数据,基于紧急寻路行为优化不同工况下的下沉广场面积和疏散设施宽度设计,得出了关键设计参数建议范围,为下沉广场安全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支撑。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发展,轨道交通凭借其运量大、效率高及无延误等优势,成为众多城市着力发展的对象,也是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伴随着轨道交通被越来越多地植入到城市,产生巨大的客流效应的同时,也成为了促进站点及其周边城市空间联系互动的一个主要人流吸引点,构建了与周边空间的多种交通接驳方式。步行接驳作为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其接驳空间品质将会越来越直接地影响到轨道交通出行者的出行感受和整个片
因大面积水域包围,或水系交汇、河道急弯形成的陆地切割,形成了数量众多、尺度悬殊、形态各异的半岛,并凭借其高度的军事防御性、水运便捷性和资源丰富性,成为多个世界名城的发源地和地理支承,形成一类具有独特空间结构与形态语言的滨水人居单元——城市半岛。城市半岛的空间类型、空间结构特征、空间问题与对策研究需进一步探究,尖端作为“半岛空间五要素”——边界、尖端、网络、节点、核心中最具差异性的要素,也具有整个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建筑工业化技术的进步,装配式住宅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推广。然而,装配式住宅在应用过程中,由于过度标准化和工业化要求的制约,其立面形式常常显得枯燥单调、千篇一律,多样化程度低。因此,为了让装配式住宅立面在美观和多样化程度上符合新时代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和审美需求,急需建筑设计师找到实现装配式住宅立面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和设计策略,从而推动建筑工业化可持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近年来重点关注的问题,建筑行业作为三大用能行业之一,其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密切相关,减少建筑碳排放对实现“双碳”目标有重要意义,零碳建筑必然是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零碳建筑离不开对建筑碳排放的研究,而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运行阶段能耗是影响碳排放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北方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采用太阳能技术是降低建筑运行能耗的一种有效手段,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利用,
本文以中冶柏芷山游客接待中心示范工程为背景,针对该示范工程中的螺杆穿接原竹束状受弯构件的破坏和承载力无试验和理论支撑的问题,以螺杆穿接原竹束状受弯构件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原竹材性、螺杆穿接原竹束状受弯构件、螺杆穿接原竹束状截断受弯构件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原竹材料顺纹方向的力学性能,通过对158个原竹材性试件的材性试验,确定了原竹顺纹方向的力学性能参数,确定了顺纹抗压强
人类生活早期对于宇宙空间的认知和生命初期对于母体环境的感知,构建起潜意识中的原初空间模型,具有相似特征的洞穴在人类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被选择作为最初庇护所,原始而长期的生存经验使之成为根植于人类集体记忆中的建筑原型,并在发展过程中保持空间隐喻和文化表征。以洞穴为原型,世界范围内衍生出多种类型的建筑空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差异化的空间形式。因此从洞穴原型的空间与隐喻出发探讨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建
褶皱夹芯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轻质结构,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隔声隔热性能和抗冲击性能,通透式的内部结构还有利于实现多种功能。目前,关于复合材料褶皱夹芯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面压缩、剪切、弯曲性能、吸能和抗冲击性能等。传统的三维有限元建模不仅复杂,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因此需要发展一种准确有效的简化计算方法。本文以变分渐近法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复合材料褶皱夹芯结构的等效分析模型;通过
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延性好等优势。随着目前建筑的装配化施工发展趋势,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凭借其U形钢可兼作永久模板和便于现场快速连接使用等独特优越性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符合装配化建筑发展趋势,满足标准化模块化的使用需求。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腹板嵌入式连接件,提出了腹板嵌入式外包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Web-embedded U-shaped steel-concr
在岩土工程领域,监测、评估和预测岩土稳定性,已经成为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般是依据岩土材料的应力和应变状态来进行评估的,而压力传感器是直接获取岩石和土壤关键部位应力分布的常用技术。在现有技术中,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和电感式压力传感器通常单独使用,而这种单一模态的压力传感器往往在灵敏度、温度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另外,传统的传感器通常含有脆弱的电子元
轻质高强材料和结构的应用是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复合材料点阵夹芯结构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能减少成本并保证抗弯、减振等使用性能。目前,夹芯板常用作桥面,但点阵夹芯板因容易发生节点破坏,实际应用受限。为了克服传统金字塔点阵夹芯板面板/芯层界面强度低和面外承载能力较差的问题,在芯层内部添加加强杆形成三种增强型结构(TypeⅠ-Ⅲ增强型)。基于变分渐近均匀化多尺度理论,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将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