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薄荷醇的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通过体外角质形成细胞(KC)培养法测定不同浓度薄荷醇对角质形成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的影响,并通过电镜扫描了解不同浓度薄荷醇作用下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研究薄荷醇对角质形成细胞的毒性反应;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薄荷醇对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来推测其发生机制。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对薄荷醇皮肽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1薄荷醇皮肤刺激性试验
1.1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
家兔随机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实验开始前24h脱毛并用消毒的针头在家兔背部皮肤作划痕致渗血,制作破损皮肤模型。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在家兔背部皮肤上均匀涂抹薄荷醇乙醇溶液,并于去除药物后1h、24h、48h、72h进行观察红斑和红肿等情况,试验结束后取各组皮肤进行HE染色观察皮肤结构改变。
1.2多次给药皮肤刺激性试验
实验方法同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每天观察给药部位红斑、水肿情况。并于给药结束后1h、24h、48h、72h进行连续观察,了解皮肤变化情况。试验结束后取各组皮肤进行HE染色观察受试部位皮肤结构变化。
2薄荷醇皮肤过敏试验
选取健康豚鼠分组,在其背部皮肤脊柱两侧选取面积为3×3cm2的皮肤,剃毛。于1d、7d、14d重复接触薄荷醇乙醇溶液,重复接触后14d进行激发接触,在激发接触后6h、24h、48h、72h后观察皮肤过敏反应情况。
3薄荷醇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
3.1LDH释放率测定
将人角质形成细胞以2.0×105/m1接种于预铺多聚赖氨酸的24孔板,继续培养4d后,加入薄荷醇使终浓度呈系列浓度,其中用0.1%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对照,新鲜DMEM完全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薄荷醇作用24h后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细胞内LDH释放率。
3.2薄荷醇对角质形成细胞形态的影响
取不同浓度薄荷醇作用于KC细胞,24h后收集细胞,细胞沉淀,离心,弃上清夜,各组加预冷的体积分数为2.5%戊二醛4ml固定2h后,磷酸盐缓冲液漂洗3次,梯度酒精依次脱水后制备扫描电镜样本。扫描电镜观察角质形成细胞表面形态的改变。
3.3不同浓度薄荷醇对角质形成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利用流式细胞仪(FCM)结合Fluo-3/AM染色技术,半定量检测不同浓度薄荷醇对角质形成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结论:1.薄荷醇对家兔皮肤无急性刺激性。在临床常用浓度(1%)下,薄荷醇多次给药对家兔皮肤没有刺激性;但在2%浓度以上的薄荷醇在多次给药后会引起家兔皮肤结构不同程度的改变。薄荷醇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
2.薄荷醇在950μmol/L浓度时,角质形成细胞LDH释放率增加明显;同时,电镜扫描结果显示在该浓度下角质形成细胞变形较多。而其他各组LDH释放率较低,未见变形的角质形成细胞。实验结果提示薄荷醇对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程度很低,但为什么在950μmol/L浓度时损伤程度较高、细胞变形较多,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除450μmol/L浓度组外,其余各组不同浓度薄荷醇均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内Ca2+浓度增加;且随薄荷醇浓度增加,Ca2+浓度呈相应增加。而450μmol/L浓度组对细胞内Ca2+浓度影响不明现可能是由于在该浓度薄荷醇未达到激活Ca2+通道所需量。由此可以推测薄荷醇对角质形成细胞作用机制、毒性机理与Ca2+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