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世界,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因而,模糊语言自然而然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一框架体系下,就目前来说,模糊限制语,即模糊限制语是其中界限比较确实的一支。模糊限制语在我们的日常言语交际中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表达。这一语言的大量应用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语料。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模糊限制语的理论研究方向起始于语义学,后又扩展到语用学、社会心理学、形态学等领域。主要集中于对其进行分类,探究其功能、应用、英汉对比研究等方面。由起初的基础性研究,发展到后面致力于功能性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从会话分析的角度展开。经过将近四十多年的发展,致力于会话分析这一方法的学者们一直在努力探寻着社会行为中的自然的组织结构。两档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名牌中文脱口秀节目《小崔说事》和《鲁豫有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庞大的语料。其中转写出来的有将近一百五十例。在访谈节目这样的一个机构性言谈中,必然存在着与模糊限制语相关的有价值的言语规律。 根据皮恩斯及其同事福瑞德和布斯克(1982)的分类,模糊限制语可分为两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前者可以改变话语的真值条件,而后者表明说话人对命题所持的态度。在分析中,我们借用了该分类法并发现了一些各自不同的规律。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在字面意义上确实地改变了话语的原意,让人不禁想知道改变之后具体且明确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因而让主持人获得了提问的契机。在主持人努力捕捉新闻价值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极具发掘潜力的新闻点。此外,变动型模糊限制语还存在一定的序列结构:一是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同意(降级、弱化、形式化)-质疑;二就是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反对(降级、弱化)-解释。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主要指出话语是说话者本人或第三者的看法,从而使原来话语的肯定语气趋向缓和。当包含此类模糊限制语的话轮出现时,主持人往往进行着评价的行为,这无疑将引导被访者提供该话题或事件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同意与否都将有所解释或说明。因而也并出现了两类序列结构:其一是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肯定-解释;其二则是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否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