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盐对湖羊瘤胃硝态氮消失率、发酵特性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6273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一旨在研究日粮硝酸盐水平对湖羊瘤胃硝态氮动态消失率和发酵特性的影响。选取6头9月龄,体况良好,体重相近(30±5)kg且装有永久性瘘管的湖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分为6期,每期14 d,采样期2 d,每期日粮(DM基础)添加硝酸钾的剂量分别为:对照组0%、1%、2%、3%、4%、5%,测定喂前及喂后0.5、1、1.5、2、4、6、8h瘤胃液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及瘤胃发酵参数。晨饲后2h通过颈静脉采血,测定高铁血红蛋白含量。第一期结束后采集瘤胃液进行体外培养,并使用ANKOM RFS产气测量系统测定净产气量。结果表明: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随硝酸盐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1),最高达0.32%。湖羊在采食1h后瘤胃液硝酸盐含量达到最高(0.95~2.14g/L),亚硝酸盐含量在喂后1.5 h达到最高(0.93~6.22 μmol/L)o添加硝酸盐显著提高瘤胃液pH值(P<0.01)和喂后2h的氨态氮含量(P<0.01)以及乙酸/丙酸的比例,添加量高于3%会降低微生物蛋白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硝酸盐添加量为2%时微生物蛋白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合成量最高,最有利于微生物发酵。体外产气试验结果表明,各组产气速率无显著差异,5%组净产气量有下降趋势(P<0.1)。试验二旨在研究日粮硝酸盐水平对瘤胃细菌群落的影响。采样期饲喂前采集瘤胃液,提取总DNA,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16S V4区测序及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湖羊瘤胃中Bacteroidetes、Firmicutes、Proteobacteria、Fibrobacteres、Verrucomicrobia的总和占细菌群落总数的90%以上,为瘤胃中的优势菌门。属水平上各组中均以Prevotella、 Selenomonas、Succinivibrio为优势菌属,平均比例分别为47.87%、5.76%、2.37%。各组间Shanon指数无显著差异。Chao1指数随硝酸盐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硝酸盐能够提高湖羊瘤胃细菌的丰度,但不会改变瘤胃细菌的多样性和菌群结构。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ampylobacter fetus的相对倍数随硝酸盐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增高,5%组相对倍数最高,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三旨在研究日粮中硝酸盐水平对湖羊瘤胃真菌和原虫区系的影响。采样期饲喂前采集瘤胃液,提取总DNA,扩增18S V4区,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并对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硝酸盐对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无显著影响,不会改变湖羊瘤胃真菌、原虫的多样性。湖羊瘤胃优势真菌为Saccharomyces、 Malassezia、Phaeosphaeria、Davidiella、Issatchenkia,对照组的Saccharomyc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2%、3%、5%组,其他各处理组的真菌属无显著差异;原虫属中,2%组的Unculture属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结果显示,日粮添加硝酸盐抑制真菌Saccharomyces的生长,2%DM的剂量能够显著提高原虫区系中Unculture的相对丰度。结论:湖羊日粮中添加2%的硝酸盐最有利于瘤胃发酵,硝酸盐的剂量不会改变湖羊瘤胃中的优势细菌数量,但能提高硝酸盐还原菌Campylobacter fetus的相对倍数。硝酸盐能抑制真菌Saccharomyces的生长。2%DM的剂量能够显著提高原虫区系中Unculture的相对丰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前后常见风险的护理与防范措施.方法: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优化环境;加强护士责任心、人文关怀,做好护患沟通;加强专科培训,熟练掌握各类操作技能;熟知应急
探讨基层医院在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这么多年以来仍存在的差距和护理缺陷.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与探讨,使基层管理者与护理人员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定位,结合现状,从
中职文化课教师的反思意识是克服教学难题的主体条件,运用好反思优势,突出重点问题的解决,是使反思意识具体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追求良好的文化课教学效果,就必须注意始终
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C 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评估.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纳入研究对象;均分别给予核磁共振检查与C T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