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职业选择的视角,探讨了福利保障、财富水平及行业内收入分配差距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劳动力是否能够自由选择劳动时间进行了研究。现实中,劳动力在劳动合同的限制下虽无法完全自主选择劳动时间,然而长期来看其仍可以通过更换工作或转换部门来改变劳动供给,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在此假设下,本文将样本按劳动时间分为闲暇偏好者与收入偏好者,依靠2002年中国城镇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S),从职业选择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财富及福利背景的劳动力对劳动时间的选择。在使用Heckman两步回归法排除内生性问题后,我们发现,随着福利保障境况的改善,劳动者更倾向选择轻松的工作,反之亦然;而财富水平对职业选择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除了劳动力的自身因素,本文还考察了行业内特征——收入分配差距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受制于数据,以行业内(两位数分类)收入差距近似替代职业内的收入差距。此外,考虑到我国存在显著的地区间收入差距,我们对行业内收入差距做了进一步修正。排除地域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后,发现行业内的收入分配差距对劳动供给仍然存在显著的激励效应,该结论也进一步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最后,通过对各行业劳动时间、工资率、及收入差距的分析,发现我国部分行业存在低薪与超负荷劳动并存的现象,而这些行业内又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我们认为收入分配不公而非生产率差异导致了上述现象,长期来看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从政策角度来说,应坚持建立健全相关福利保障制度,改善劳动环境,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户籍壁垒;提高低收入行业的工资水平,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并促进公平分配。此外,应着力消除因行政或资源垄断引起的收入分配差距,而对于生产率引起的收入差距,则应适当保持,以此激励劳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