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与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与命运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国家软实力构成中的重要内容。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看来,意识形态与文化同属于人文领域,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化包含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政治的与观念的文化而存在并发挥作用。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本文立意凸显意识形态文化性建设的一面,也是尝试梳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以文化人””的新理路的初衷。意识形态“以文化人”的主要思想依据在人学方面主要是亚里士多德的“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的思想、卡西尔的“人是文化符号的动物”的思想与马克思著名的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在意识形态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依据则主要是毛泽东与习近平的思想。意识形态“以文化人”的主要要素条件包括意识形态的主体、客体、载体、环境与资源,而动力机制在于其要素条件及其要素内部各环境之间的协同配合。第四章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文章针对挑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我国意识形的文化重塑路径。第一需要彰显意识形态的时代特色,只有不故步自封的意识形态才有活力和吸引力,意识形态需要不断时代化,大众化。第二丰富意识形态的文化内涵,意识形态只有表现出它的文化本质才能适应现代的文化传播方式。第三意识形态“以文化人”体系需要不断创新,具体从以下四种途径做了分析:借助文化媒介扩大宣传;构建制度文化加以强化;营造文化环境加以熏陶;利用文化产品加强渗透。促进意识形态教育以一种更科学、更先进、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的方式被受众接受并认同,这是本文的论述重点及核心价值所在。新时代多元文化背景与人的发展下的我国意识形态面临巨大挑战,重塑意识形态“以文化人”的时代特色,立足传统、丰富内容、创新体系、构筑制度、形成特色语言表达方式等,促进意识形态以更科学、更先进、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被广泛认同,是每一位意识形态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