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股权结构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和代理成本,也有利于不同的属性的股东参与投资的积极性,吸引长期稳定的资本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川渝两地上市公司治理绩效和沿海地区相比,整体水平稍差,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治理机制仍然不健全。 不同的区域环境使得经济发展存在差距是公认的事实,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经济、社会环境,投资所带来的回报差距体现投资环境的改善上。我们对川渝这一西部板块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治理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合理的采样,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全面分析川渝两地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绩效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川渝两地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的实践上,对关于股权结构的合理安排以及提升公司治理绩效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本文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如下: 1.川渝两地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呈现相对控股地位,第一大股东和前五大股东与公司治理绩效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司的Z值较小,制衡大股东的力量较小。由此可以看出,川渝两地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少有出现“内部人控制”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同时,为避免可能出现的这类行为,应重视制衡的积极作用。 2.国有股和法人股减持幅度较大,国有股与公司治理绩效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法人股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大幅度增加的流通股与公司治理绩效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国有股的减持,其为了政治或者社会目标而非经济目标干涉企业经营管理的行为大大降低,有政府背景也有利于公司的融资,但国有股并没有处于相对控股状态,所以正相关的关系不显著。法人股比例小,应提高法人股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和关联交易的透明度。防范非流通股转向流通股过程中的带来的市场冲击。 3.川渝两地上市公司中资产负债率较高,公司的财务成本加大,对于资金的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公司投资和经营收益。资本结构的优化需要提高,财务杠杆效应的积极作用需要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