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相对过剩,农业发展由受资源约束变成受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三农”问题仍然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许多产业项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农户之间、地区之间重复投入,常常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既削弱了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又造成过度的盲目竞争和资源浪费。果品、蔬菜产地市场之间的激烈竞争,已经暴露了在品种、布局等方面的趋同性。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农业结构的调整就是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形成当地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特色产品的开发就是改善农业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共分六章内容:第一章导言。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提出农村特色产品开发问题的研究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农村特色产品开发既是合理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第二章对农村特色产品的理论认识。本章主要论述了农村特色产品的内涵与特征、产生的自然基础、农村特色产品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详细论述了农村特色产品开发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三章农村特色产品开发现状及形成原因。本章主要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村特色产品开发的现状和成因,整体开发水平较低、区域不平衡性、盲目性、自发性是农村特色产品开发的主要表现,形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缺少龙头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开发环境。第四章国外农业特色产品开发的经验。本章对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农业特色产品开发的政策、措施以及实践经验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营造农村特色产品开发的良好环境。本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论述了营造特色产品开发环境应处理好的几组关系,对营造农村特色产品开发的良好环境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措施。第六章培育特色产品开发主体的对策与措施。本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对特色产品开发主体进行了解释,论述了造就特色产品开发主体的重要性,论述了培育特色产品开发农户的措施和途径,论述了培育龙头企业的几种具体方式和造就龙头组织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发现:特色产品开发是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农户经营是特色产品开发的基础,龙头企业带动是其关键,环境优劣对其至关重要。有理由相信:抓住这一工程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即造就特色产品开发主体和营造特色产品开发环境,必将保证特色产品开发富有成效,从而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