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态,网络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6月,全国网名数量已高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其中,移动通讯设备网民规模为5.94亿,并且还在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1]。网络时代,人们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接入互联网,利用微信、网站、BBS、博客、微博、QQ、SNS等热门软件,可以在任一空间和时间内对海量信息进行收发和评论。现今,学生是我国最大的网民群体,“90后”大学生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们喜欢尝试新的生活方式,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同时他们又具有独立思维,互联网传播内容的丰富而多元以及手机上网的普及加速了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传播,这对高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及信息甄别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如果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就难以抵抗网路不良信息的诱惑。网络出现的很多热点事件,都有“90后”大学生的关注甚至是直接或间接参与,他们已经成为影响网络事件走向的重要力量。网络的正确使用与否,不仅仅关系到高校学生的成长,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只有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帮助其认清网络内容和真实目的,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才能避免其在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中迷失自身方向。作为未来社会主体的高校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的重要受众群体,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网民的整体素质。因此,研究现阶段大学生网络素养状况及培养对策,对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的认知、批判和甄别能力,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干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中,作者设计了衢州地区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调查问卷,根据实证研究,本文调查分析了衢州地区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总结出衢州地区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培养、学校培养、大学生自身培养三个方面提出衢州地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