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A焦煤集团产业重组模式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sdb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资源是我国发展的主体能源之一,煤炭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乎我国能源安全。我国煤炭企业目前存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产能过剩、集团产业“大而全”、产业集中度低、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板块之间协同效应差等问题,煤炭企业如何有效开展产业重组已成为提高产业价值、促进企业高质量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但对现有产业重组模式分析后发现,其系统与理论性存在缺陷且无法全面适用于煤炭企业,因此需要构建一套符合大型煤炭企业产业重组活动规律的一般模式。本文采用单一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山西A焦煤集团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二手资料和调研访谈的方式收集案例企业产业重组相关资料,采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三级编码,从103个参考节点中得到“战略转型”、“能力建设”、“稳基增量”和“提升质量”四个核心范畴,利用扎根理论经典范式“行动—条件/互动—结果”将这四个核心范畴串联起来,为构建大型煤炭企业产业重组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之后结合案例企业产业重组的实施路径对四个核心范畴进行分析,得到各要素的具体作用机理。最后构建出山西A焦煤集团“产业集群化”重组模式,其内涵为企业以产业战略转型为引导,以重组能力建设为保障,以“稳基—增量—提质”为核心,通过强化煤炭主业、开展纵向一体化延伸煤基产业链、发展与主业相关联的新兴产业、整合辅助产业与民爆化工,最终形成产业关联、整体配套的产业集群。这是一个由“裂变”到“聚变”的过程,首先以形成“大集团”式企业为目的开展重组活动,将重组重点放在煤炭主业上,并以同心多元为原则进入其他领域,待“裂变”带来的福利逐渐减少,则将产业调整重点集中在现有产业上,增强产业之间的耦合度。在该模式下,“增量”与“提质”这两个模块以服务煤炭产业为核心,共同支撑主业发展,形成一体化的产业格局。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煤炭企业产业重组模式,发展了煤炭企业产业重组理论,同时也为煤炭企业产业重组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对AMI后期左室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我们对52例首次AMI的患者于急性期[(5.1±1.9)d]及随诊期[(10.6±3.4)月]
以IBDV—CM株10^4TCID50和IBDV—B87鸡胚中毒力活疫苗1羽份分别免疫14日龄非免疫健康三黄鸡.并于免疫后第3,7,10,14,21天,抽样称取每只鸡的体重和法氏囊重量,计算法氏囊重与体重的比
1 临床病例男性患者,62 岁,因发现血压高、左肾上腺占位 3 年于 2000 年 9 月 20日入院.患者 1997 年体检时测血压高达 24 0/12 0 kPa,稍有头晕,诊断"高血压病",口服降压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