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浓度甲醛对哮喘大鼠速发型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10只。B组为哮喘模型组,利用新鲜配制100mg卵清白蛋白(ovalbumin OVA)+100mg氢氧化铝复合物共1ml于第1,8,15天做腹腔注射致敏,第22天开始给予OVA+生理盐水溶液雾化吸入,每天一次,每次30min,连续7天。A组为正常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分别进行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C,D组于第一天开始用OVA致敏(方法与B组相同),之后在吸入甲醛浓度10ppm(12.5mg/m3),20ppm(25mg/m3)每日4小时,连续2周。所有致敏结束一周后再给予3%卵清白蛋白(OVA)气道激发30min。测定每组大鼠气道阻力的变化,观察是否产生气道高反应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E的浓度和IL-13水平的变化;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结果:①A组大鼠未发生气道高反应性,B、C、D组在吸入3%卵清白蛋白后30min内的不同时间点(0min、10min、20min、30min)的气道阻力[cm H2O/(ml·s)]均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8.312、F=305.114、F=309.402、F=352.875、P<0.01),D组吸入3%卵清白蛋白后30min内的不同时间点(0min、10min、20min、30min)的气道阻力均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吸入3%卵清白蛋白后30min时的气道阻力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B、C、D组大鼠血清IgE浓度较A组明显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大鼠血清IL-13浓度较A组明显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肺组织病理切片中可以看到A组上皮细胞及纤毛完整,气道周围未见明显炎性细胞的浸润,以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为主,仅有少量杯状细胞,基底膜无增厚。B组上皮细胞不完整,管壁周围炎性细胞浸润,以EOS浸润为主,基底膜增厚,部分可见黏液栓;C,D组管壁周围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淋巴细胞为主;可见上皮细胞纤毛倒伏、粘链、脱落、部分可见上皮细胞片状脱落;杯状细胞大量增生等改变。病变程度与浓度未见相关性。 结论:吸入甲醛可加重哮喘大鼠速发相气道阻力,作用程度与甲醛浓度成正比;吸入甲醛可加重哮喘大鼠速发相炎症细胞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