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菇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营养成分含量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功能。栽培原料是影响食用菌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采用三种配方,配方一由48%的巨菌草(GJ)和30%的芒萁(DD)组成;配方二由48%的茶叶渣(WTL)、30%的木屑(SD)组成,最后以78%的棉籽壳(CSH)、20%的麦麸和2%的石灰为培养基,进行茶树菇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对茶树菇产量、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不同配方碳、氮转化及CO2排放规律,不同配方对茶树菇品质、代谢物的影响,以期为茶树菇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首先分析比较了三种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产量及生物效率的影响,不同配方木质纤维素降解及相关酶活规律,CO2排放规律。结果表明:以含48%巨菌草(GJ)和30%芒萁(DD)的培养料为原料,69天内,茶树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显著高于其它培养料。以棉籽壳为培养料的茶树菇产量最高(183.1克/袋)。由48%的茶叶渣(茶叶提取后的废弃物)(WTL)和30%的木屑(SD)组成的配方,菌丝生长速度最慢。生物效率最高的是棉籽壳(35.8%),其次是巨菌草(31.5%),最后是茶叶渣(28.7%)。三种不同培养基栽培的茶树菇在菌丝生长、产量及生物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分析不同培养基在茶树菇不同生长阶段中(从接种后10天至成熟期)对其细胞外酶活性(木聚糖酶,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茶树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细胞外酶活性均呈动态变化,三组培养基对酶活性都有重要影响。
从菌丝到子实体,茶树菇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废菌料中的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均低于初始培养基。同期,分析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分析了茶树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碳转化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表明,配方二中,茶树菇生长过程中碳的利用率最高(53.91%),其中9.67%的碳转化为子实体,44.7%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CO2排放量在菌丝满袋、原基形成期和子实体成熟期达到3次高峰。不同培养基栽培的茶树菇的碳利用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不同。
第二,分析测定了茶树菇子实体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多糖含量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WTL/SD培养基上生长的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最高,为4.78%,显著高于CSH、GJ/DD培养基;检测了茶树菇子实体中重金属(砷、镉、汞、铅)的含量。结果表明,几种重金属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含量符合卫生组织/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关于食品安全的建议);测定了茶树菇子实体的黄酮类成分,在子实体提取物中检测到12种香气化合物,其香气分布浓度不同,其中6种香气相似,但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GJDD、WTLSD、CSH)中香气浓度不同。结果表明,培养基WTL/SD具有最高的香气浓度比,不同培养基对茶树菇子实体香气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第三,对不同配方栽培的茶树菇子实的代谢组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栽培茶树菇子实体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与GJ/DD和CSH组相比,WTL+SD组子实体中的核苷酸、氨基酸及萜类化合物含量均为最高。
本研究首先分析比较了三种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产量及生物效率的影响,不同配方木质纤维素降解及相关酶活规律,CO2排放规律。结果表明:以含48%巨菌草(GJ)和30%芒萁(DD)的培养料为原料,69天内,茶树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显著高于其它培养料。以棉籽壳为培养料的茶树菇产量最高(183.1克/袋)。由48%的茶叶渣(茶叶提取后的废弃物)(WTL)和30%的木屑(SD)组成的配方,菌丝生长速度最慢。生物效率最高的是棉籽壳(35.8%),其次是巨菌草(31.5%),最后是茶叶渣(28.7%)。三种不同培养基栽培的茶树菇在菌丝生长、产量及生物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分析不同培养基在茶树菇不同生长阶段中(从接种后10天至成熟期)对其细胞外酶活性(木聚糖酶,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茶树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细胞外酶活性均呈动态变化,三组培养基对酶活性都有重要影响。
从菌丝到子实体,茶树菇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废菌料中的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均低于初始培养基。同期,分析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分析了茶树菇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碳转化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表明,配方二中,茶树菇生长过程中碳的利用率最高(53.91%),其中9.67%的碳转化为子实体,44.7%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CO2排放量在菌丝满袋、原基形成期和子实体成熟期达到3次高峰。不同培养基栽培的茶树菇的碳利用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不同。
第二,分析测定了茶树菇子实体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多糖含量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WTL/SD培养基上生长的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最高,为4.78%,显著高于CSH、GJ/DD培养基;检测了茶树菇子实体中重金属(砷、镉、汞、铅)的含量。结果表明,几种重金属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含量符合卫生组织/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关于食品安全的建议);测定了茶树菇子实体的黄酮类成分,在子实体提取物中检测到12种香气化合物,其香气分布浓度不同,其中6种香气相似,但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GJDD、WTLSD、CSH)中香气浓度不同。结果表明,培养基WTL/SD具有最高的香气浓度比,不同培养基对茶树菇子实体香气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第三,对不同配方栽培的茶树菇子实的代谢组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栽培茶树菇子实体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与GJ/DD和CSH组相比,WTL+SD组子实体中的核苷酸、氨基酸及萜类化合物含量均为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