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崇曜刻书活动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601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伍崇曜(1810-1863)是清代广州十三行的行商之一,代表清政府与外国商人打交道,是具有官方性质的特殊商人,其商业活动为其创造了丰厚的家财。同时,伍崇曜的商业活动与当时的鸦片走私的关系纠缠不清,使他成为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谭莹(1800-1871)是清代广东著名的学者,以诗文闻名于省内外,有丰富的藏书,热心于乡邦文献的收集与整理。伍崇曜与谭莹一以财闻、一以才闻,携手合作,共同辑刻了《岭南遗书》、《粤十三家集》、《楚庭耆旧遗诗》、《粤雅堂丛书》等,使岭南学术风气和文献的保存与传播深受其益,在岭南乃至全国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本文把伍崇曜的刻书活动置于收集与整理地方文献的视角下进行谈论。绪论之外,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伍崇曜与谭莹的生平考略。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伍崇曜所刻之《岭南遗书》、《粤十三家集》和《粤雅堂丛书》等三部重要丛书,指出了前两部书对乡邦文献、乡邦文化发展的突出贡献,后一种书在嘉惠广东学林方面的重要影响;重点分析了谭、伍所写之二百多篇题跋的特点与价值。第三部分探讨伍崇曜对广东地方文献收集与整理的影响,把伍崇曜作为一个典型的个案来展开讨论富商刻书的表现与成因,并简略地探讨伍崇曜刻书对于岭南文化的贡献。最后一部分为结语,主要总结谭莹和伍崇曜刻书的基本情况及意义。   伍崇曜作为一位以财富闻名的商人,热衷于典籍(尤其是地方文献)的刊刻,这在明清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在本文中笔者暂且把明清时期富商刻书的现象定名为“伍崇曜现象”。富商刻书是明清时期的儒商实践“儒行”、以儒家的思想信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主动向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靠拢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士商交往不断深入和融合的历史产物。这不仅彰显了明清时期的人文风尚,成了该时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能使传统文化典籍得到更好的保存和流传。从岭南地区来看,伍崇曜的刻书活动有利于岭南教育精神的延续,有利于岭南文化的守护、传承和发展。   本文的撰写主要依据地方志、族谱、伍崇曜所刻之书及题跋等第一手材料,同时也有部分今人著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的调查与考证法、列表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  
其他文献
基于对知识管理和CAD/CAE/CAPP/CAM集成的关系分析 ,重点研究了基于知识的CAD/CAE/CAPP/CAM集成技术体系结构、集成平台体系结构 ,基于知识的CAD/CAE/CAPP/CAM集成的关键技术以及基于知识的CAD/CAE/CAPP/CAM集成系统中的知识管理策略。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使国际间的经贸、产业、信息等方面的交往更加密切,而且带来思想意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主要以山西地区的唐墓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掌握考古发掘材料并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形制、分布特征、墓葬装饰及特殊葬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通过对一些丧葬
介绍描述集成电路中各种复杂三维互连寄生电容器的语言 (PDDL)。该语言采用体描述的方法 ,可以方便的描述诸如保形、多平面等复杂结构 ,并已实现于边界元素法三维互连寄生电
周族发源于今陕西一带。从古公直父始,渐渐往东迁,到了武王时期。周克商而进入到“中国”,然后设立在“中国”营建新都洛邑的计划。西周金文“何尊”曰:“佘其宅兹中国。”故
学位
地方职官考课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澄清吏治,激励官吏,提高行政效率,维护国家统治具有重要意义,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是我
从旋转开采的理论分析入手,根据计算分析的结果,在综采工作面推采过程中有针对性采取控制措施,顺利完成旋转开采,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Starting from the theore
本文的选题意义在于:(1)论题既属于明代甘、青长城研究的范畴,又关涉西北地方民族历史,这种交叉层次的研究考察,既有助于丰富有关明代甘、青长城研究的内容,也有助于西北地方民族史
北宋元丰官制改革后的中书后省与门下后省,处于朝廷决策形成与政务运作过程中分工明确又紧密联系着的不同环节,分别以中书合人、给事中为长官,将中书、门下两省的决策落实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