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秸秆覆盖设施黄瓜根区土壤水气热互作机理与节水增产效应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or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秸秆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是目前我国农业清洁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秸秆覆盖是有效处理秸秆废弃物的耕作措施,对改良作物根区土壤生态环境,促进高产高效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灌溉定额和膜下秸秆覆盖量组合下的设施秋冬茬黄瓜根区土壤性状、水气热分布特征、黄瓜生长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变化,解析根区土壤水气热对膜下秸秆覆盖措施的响应机理,分析膜下秸秆覆盖技术的节水增产效应,确定宁夏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的最佳灌溉定额和秸秆覆盖量组合,为膜下秸秆覆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设置4个膜下秸秆覆盖量水平T1(0.42kg/m2)、T2(0.83kg/m2)、T3(1.25kg/m2)、T4(1.67 kg/m2),及CK(地表覆膜无秸秆覆盖),进行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室内模拟研究;选择宁夏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温室区为研究基地,秋冬茬黄瓜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灌溉定额两水平(W1、W2),膜下秸秆覆盖量四水平(S1、S2、S3、S4,同室内)进行大田试验,得出适量膜下秸秆覆盖对黄瓜根区土壤同时存在正效应和负效应,对黄瓜有一定节水增产效应,具体结论如下:(1)室内模拟膜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膜下秸秆覆盖的纵向和横向水分入渗的湿润锋运移均呈幂函数趋势。膜下秸秆覆盖量明显促进水分在土壤中横向运移。Philip和Kostiakov模型能够很好的拟合膜下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与时间、与纵横方向湿润锋运移距离的关系,表现为R2均大于0.96,nRMSE均小于10%,IA均大于0.97。膜下秸秆覆盖有利土壤含水量的储存。土壤湿润体含水量在纵横方向均表现为T4>T3>T2>T1>CK。(2)灌溉定额和膜下秸秆覆盖量对设施黄瓜根区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膜下秸秆覆盖促进土壤pH的提高,增加量为0.2~0.41;降低土壤可溶性盐含量,降低量为0.86~1.29 g/kg;显著提高>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提高了土壤水稳性,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体,表现为膜下秸秆覆盖处理下的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R2.5分别在84.52%~99.3%和40.77%~55.1%之间波动,较CK显著提高了 0.61%~16.57%和2.29%~13.08%。膜下秸秆覆盖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酶的含量,表现为两年膜下秸秆覆盖处理的有机质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 10.75%~28.13%和14.69%~27.63%。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含量也均显著高于CK。(3)灌溉定额和膜下秸秆覆盖量对设施黄瓜根区土壤水气热分布特征的影响及水气热互作机理研究表明:膜下秸秆覆盖有助于0-25 cm 土层土温提升,增加灌水定额,对地温有抑制作用(W2>W1)。土壤CO2浓度均随生育期延伸而下降,随膜下秸秆覆盖量增加而增加,且W1>W2,各生育期最高处理均为W1S4,较最低处理CK分别提高了 1.18倍、76.96%、92.89%和53.66%。对于土壤含氧量来说,膜下秸秆覆盖量、灌溉定额、灌溉定额和膜下秸秆覆盖量互作均存在极显著抑制作用。全生育期0-40 cm 土壤蓄水量在65.77 mm~77.51 mm之间波动,在生育中后期表现为膜下秸秆覆盖促进蓄水量的积累,较CK提高了 0.62%~0.79%。各生育期土壤氧气含量随膜下秸秆覆盖量增加而降低,可用函数yO=a1+b1e-cx模拟;各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土壤温度和CO2浓度均随膜下秸秆覆盖量增加而增加,其中土壤蓄水量全生育期均可用yw=a2+b2x函数模拟,CO2浓度可用y=a+bx函数模拟;土壤温度在初花期可用函数yT=A1+(A2-A1)/[1+10(logx0-x)p]模拟,结果盛期和结果末期均可用函数yT=a3+b3x模拟,以上函数R2在0.8218~0.9990之间,模拟效果良好。结合各生育期水气热与膜下秸秆覆盖量的函数式分析根区土壤水气热的互作机理,其中,蓄水量、温度和氧气含量之间的关系因生育期而异,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初花期两年蓄水量均随温度上升、氧气含量降低而增加;结果盛期,2020年蓄水量随温度降低、氧气含量增加而增加,2021年蓄水量随温度和氧气含量的降低而增加;结果末期,两年蓄水量均随温度和氧气含量的降低而增加。蓄水量、温度和CO2浓度之间的关系在各生育期一致,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初花期、结果盛期和结果末期,两年蓄水量均随温度的降低、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灌溉定额和膜下秸秆覆盖量对设施黄瓜生长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生育期作物耗水量高低排序为结果盛期>初花期>伸蔓期>结果末期。膜下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和灌水定额的降低,有利于作物耗水量的减少,表现为CK>S1>S2>S3>S4,且W1均高于W2。黄瓜的主要耗水阶段在初花期和结果盛期,两者耗水模数之和达75%以上。膜下秸秆覆盖下的耗水强度表现为W1>W2,且均明显低于CK。作物系数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且W1>W2。株高、茎粗、叶片数量和总干物质积累随定植时间变化可用Logistic方程精准模拟(nRMSE和D分别在1.98~19.84和0.94~1.00)。适量膜下秸秆覆盖有利植株干鲜物质积累,有利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补偿率的提高。产量最高处理为W1S3,分别高达74280.95 kg/hm2(2020 年)和 105237.78 kg/hm2(2021 年),较 CK 分别显著提高了 68.69%和13.37%(P<0.05)。采用TOPSIS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处理W1S3均表现为最佳。因此,确定宁夏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最佳灌溉定额和膜下秸秆覆盖量组合为充分灌溉下,膜下秸秆覆盖量为1.25 kg/m2。
其他文献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在全球患病率较高、危害大、医药负担重,现有药物难有显著疗效,因此开发新的药物靶点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GPR180是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也被称为内膜厚度相关受体(Intimal thickness-related receptor,ITR),在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中发挥作用。目前对 GPR180
学位
森林在吸收存储CO2、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和减缓温室效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发展森林碳汇是保障我国顺利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黄河流域作为我国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发展地带承载着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研究黄河流域森林碳汇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有利于了解区域碳循环的变化特点,为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和森林的科学管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
学位
当金纳米材料尺寸接近于其块体材料的费米波长时(~0.5 nm),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消失并产生光致发光现象,具有上述性质的超小金纳米粒子被称为金原子簇。金原子簇具备低生物毒性、高化学稳定性、抗光漂白、较大斯托克斯位移等优势,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而作为荧光探针,金原子簇仍存在制备路径复杂、发光机制不明、合成方法相对较少及发光量子产率低等问题,限制了该材料的广泛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课
学位
蛋白质组学研究旨在从分子层面揭示生命现象和规律,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重要战略前沿和主要突破口。当前,蛋白质组学发展面临两个重要挑战分别是如何突破传统方法无法兼容现代仪器的技术瓶颈,以及如何利用前沿技术开发提高重要生物样本蛋白质鉴定深度和定量准确度的方法。基于上述难题,本课题重点开展了两部分研究工作,分别是平行通道多维蛋白质鉴定技术(parallel channel multidime
学位
本研究筛选乳脂率具有极端差异的荷斯坦奶牛,并从新鲜牛奶中分离培养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利用转录组结合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深入挖掘调控奶牛乳脂代谢的关键候选基因及lncRNAs,并构建内源竞争RNAs(ceRNAs)调控网络。之后在细胞水平上对可能调控奶牛乳脂合成的关键候选基因进行功能验证。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对反刍家畜乳脂合成的抑制作用在细
学位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主要靶细胞和宿主细胞。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诱发巨噬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细胞死亡,促进结核分枝杆菌的增殖与扩散,加剧宿主细胞的感染和损伤。揭示结核分枝杆菌诱导巨噬细胞死亡的分子调控机制,一直都是研究结核病发病
学位
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密切相关。宁夏中南部地区曾是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的连片特困区,经过脱贫攻坚后经济迅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强烈,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预增强。因此分析中南部脱贫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选取宁夏中南部脱贫地区为研究区,使用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地形数据、植被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SRP生态脆弱性评
学位
癌症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化疗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之一,主要是通过化疗药物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达到治疗的目的。常规化疗对正常组织的无差别杀伤,会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及耐药性。而在癌变部位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信号来激活和释放药物,是减小药物毒副作用的理想手段。与原药相比,刺激响应激活前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正常细胞的死亡,并降低治疗时的毒副作用。但是内源
学位
秦川牛或鲁西牛(地方黄牛)与和牛杂交后代(地方黄牛与和牛杂交牛)会表现出肌内脂肪含量(Intramuscular fat,IMF)的显著差异,为寻找导致地方黄牛与和牛杂交牛IMF差异较大的因素以及与IMF相关的位点及基因,对地方黄牛与和牛杂交牛肌内脂肪沉积相关位点和基因进行研究。本研究对地方黄牛与和牛杂交牛(153头秦川牛×和牛,33头鲁西牛×和牛)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利用集团分离法(Bulked
学位
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持续升高,必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生理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植物组织氮素和蛋白质浓度降低,最终影响饲草营养品质和经济价值。氮(N)是植物生长所需的第二大营养物质,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生产储存蛋白的基础。外源N添加,可提高土壤氮有效性,促进植物植株氮素养分吸收与积累。然而,CO2浓度升高下添加N素对饲草生长及其氮素养分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宁夏荒漠草原优势植物蒙古冰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