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追溯历史,可以发现孝德培育的历史由来已久,它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形式与特点。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问题的提出,既是孝德理论进一步完善、深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当前社会现实的强烈呼唤。当前,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目标片面、培育方式零散及培育效果欠佳。在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过程中,重养老轻敬老、重家族轻社会、重知性教育轻品德塑造,同时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的方式零散在家庭生产生活、学校教育及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由此导致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效果欠佳,表现出感性色彩明显、他律情形突出和践行意识薄弱等特点。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的现状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家庭对孝德培育认识不足、夫妻关系弱化了亲子关系、父母榜样失范等家庭方面的成因阻碍了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在学校中也极大受限,应试教育挤压孝德培育、科技教育遏制孝德培育、主体教育疏离孝德培育。同时,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并非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经济体制变化的冲击、社会舆论监督弱化、法律法规约束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需要遵循人本原则、实践原则,求实原则和创新原则。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应该以实现培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尊重培育对象的主体性,切实考虑培育对象的自身特点;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应该回归实践,在实践中践行孝德、检验孝德、发展孝德;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要从孝德培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孝德培育的客观规律,注重孝德培育的实际效果;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应该努力破除孝德培育的制约因素,确立孝德培育新的方式方法,促进孝德培育的均衡发展。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具有多种路径。家庭是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的天然土壤,必须树立正确的孝德培育观念,发挥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重视孝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是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的主要场所,必须提高孝德培育的意识,注重孝德培育的方式,建立孝德培育评价体系。社会是农村未成年人孝德培育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孝德培育的宣传引导,实行孝德培育的舆论监督,完善孝德培育的法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