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详细描述了产自云南省元谋盆地晚中新世古猿动物群一具部分保存的幼年骨架,以及产自该盆地同一地层的下颌和牙齿材料,详细的对比之后,将新材料归入元谋无鼻角犀Acerorhinusyuanmouensis,恢复了该种的有效性。新材料提供了关于该种幼年上颊齿的形态数据:DP1形态简单,不发育原脊;DP2-DP4的前附尖和前尖肋发达,不发育后尖肋和中附尖,不发育内外齿带,发育不规则的齿柱;DP2发育小刺中窝,发育弱的原尖和次尖收缩;DP3和DP4原尖和次尖收缩发达,前刺较长,不发育小刺和中窝。通过高精度X射线断层扫描获得尚未萌出但是已经发育完全的上颊齿形态,与正型标本对比发现,该种上颊齿可发育1到2个弱的小刺,上前臼齿舌侧齿桥的发育存在种内的个体差异。新材料证实该种发育短的鼻骨,枕嵴后缘发育浅的缺刻,两侧顶嵴不融合为矢状嵴,假外耳道的后缘向背侧后方延伸较短。归入该种产自同一盆地和地层的下颌材料发育窄的下颌联合部,没有下颊齿dp1或p1的齿槽存在,下颊齿的下前脊退化非常短;下颊齿与Acerorhinus fuguensis相同,不发育内外侧齿带。归入该种产自同一盆地和地层的下门齿i2材料形态和大小与Aceratherium hezhengensis和属型种Aceratheriumzernowi相近,较A.fuguensis小。 根据头后骨骼的形态和大小推测了该属的体型和生存环境。肱骨和股骨测量值表明,Acerorhinus与Aceratherium的近端肢骨长度接近,稍短于Plesiaceratherium和Hoploaceratherium的测量值,属于中等体型的无角犀。保存的第三掌骨近端关节面形态与Aceratherium和Hoploaceratherium接近,但是A.tsaidamensis的第三掌骨较Chilotheridium、Plesiaceratherium和Hoploaceratherium的粗短,表明Acerorhinus不仅近端肢骨变短,远端肢骨,即前、后脚骨已经中度特化,但没有达到Chilotherium的水平。Acerorhinus在南方晚新近纪地层(云南元谋盆地)的发现,扩大了该属的地理分布,从侧面证实了关于Acerorhinus和Chilotherium在生境上的差异,前者更倾向于在林间疏地和灌木丛的环境中生存繁衍,与元谋盆地晚中新世古猿动物群当时的生境吻合,而Chilotherium已经演化出一些列适应开阔草原的特化性状,如宽阔的下颌联合部、粗短的脚骨。 本文的系统分析新增特征105个,共387个头骨、牙齿和头后骨骼特征,首次建立了包括所有无角犀类群的性状矩阵。根据系统分析结果建立无角犀亚科单系分支,包括无角犀族和矮脚犀族。矮脚犀族在无角犀亚科内处于较为进步的系统位置,趋向于形成单系分支。Mesaceratherium收集性状较少,支持节点的特征较弱,其系统位置有待以后更多的研究来确定。产自北美新近纪地层归入无角犀的4个属在最简约树上没有形成单系分支,Peraceras与欧亚大陆的Chilotherium和Shansirhinus显示较近的系统关系。非洲早中新世地层的Turkanatherium保存的头骨和上颊齿形态与真犀亚科内的类群更为接近,形态对比和系统分析的结果均不支持将该属作为无角犀亚科的类群,本文将其归入真犀亚科。Chilotheridium的肢骨纤细,鼻骨发育低矮的角座隆起,分支分析结果的节点支持较弱,该属与其他无角犀类群的系统分类关系在本文没有得到较好的解释。Aphelops mutilus和Alicornops laogouensis的头骨和颊齿特化程度较低,与其他晚新近纪无角犀的系统分类关系并不稳定。无角犀亚科系统发育研究的进一步工作需要考虑一下两个方面:无角犀亚科与始新世和早渐新世不发育鼻角的真犀科类群的系统关系;无角犀亚科内处于基于位置的类群与矮脚犀族的系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