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PVDF电纺纤维薄膜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angw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发展的现代工业,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加剧了水污染问题。废水中的污染物,如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具有结构复杂、难以降解、毒性高等特征,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近年来,膜吸附及分离技术以其效率高、无污染、易操作、成本低等优势备受研究者关注,广泛应用在废水处理领域。在众多聚合物膜材料中,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以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易加工性等特点,成为研究最广泛的膜材料之一。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PVDF纳米纤维膜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形貌可控等特点,应用范围更广。然而,在使用过程中,PVDF功能性较弱,内在的疏水性会导致薄膜易被油类物质所污染,造成膜孔堵塞、水通量降低和膜使用寿命下降等问题。因此,功能化改性PVDF纳米纤维膜,提高其亲水性和吸附性,对于拓宽PVDF薄膜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论文针对PVDF电纺纤维膜疏水性强、功能性弱的问题,提出引入功能组分改善 PVDF 电纺纤维膜的亲水性、吸附性能。首先通过共纺-自聚法引发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对PVDF纳米纤维的包覆改性,研究了PDA对PVDF纳米纤维膜亲水性、吸附性及分离性能的影响。其次,以PDA为粘结剂,探究了用聚吡咯(Polypyrrole,PPy)修饰PVDF纳米纤维膜对多种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和薄膜的循环使用性。最后,通过超声处理将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锚定在疏水性PVDF膜上,制备了稳定的PVDF/GO复合纤维膜,并研究了PVDF/GO复合纳米纤维膜对染料的吸附行为和循环使用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共纺-自聚法将PDA引入到PVDF纳米纤维膜中,成功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PVDF/PDA 纳米纤维膜。微观结构表征发现,纤维膜展现出良好的核壳结构,且具有高孔隙率(85%以上)。接触角测试发现,薄膜亲水性随着PDA聚合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PDA聚合时间为30 h时,纤维膜展现出超亲水性,这是由于 PDA 上含有大量羟基和氨基等亲水基团所导致的。吸附结果显示,PVDF/PDA纳米纤维膜对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和Cu2+的最大实验吸附量分别为172.3mg/g和26.7 mg/g,这是由于PDA中邻苯二酚官能团、氨基、亚氨基等活性基团能结合MB和 Cu2+的结果。进一步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参数模拟计算得出,PVDF/PDA 膜对 MB的吸附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是一个自发吸热的过程,最大理论吸附值高达917.4 mg/g。此外,油/水分离测试发现,分离效果与孔隙率和亲水性有关,PVDF/PDA-24膜的分离效果最佳,其水通量高达729.3 L m-2h-1。循环测试发现,使用20次的薄膜仍可以维持较高的水通量,表明 PVDF/PDA 膜在油水分离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2)通过以PDA为粘结剂构筑二次修饰平台,引发聚吡咯(Polypyrrole,PPy)原位聚合并沉积到 PVDF 电纺纤维表面,成功制备出高负载和均匀分布的PPy修饰PVDF纳米纤维膜。微观形貌表征显示,PDA的存在会明显改善PPy颗粒在PVDF纤维表面的沉积,纤维上的PPy颗粒随吡咯(Pyrrole,Py)单体的浓度增大而增多,但Py浓度过高会出现团聚现象,导致纤维膜的孔隙率下降。接触角测试发现,PPy纳米颗粒增加了纤维表面的粗糙度,使得水接触角逐渐下降,薄膜的亲水性大幅提高。吸附测试发现,PVDF/PDA/PPy 纤维膜对 MB 和刚果红(Congo red,CR)的吸附具有明显的pH值依赖性,碱性条件有利于吸附MB,酸性条件有利于吸附CR,这是由于PPy在酸碱条件下发生质子化或去质子化,从而表现出对阴离子或阳离子染料不同的电荷相互作用的结果。进一步通过理论模拟发现,复合纤维薄膜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连续吸附-解吸附循环测试发现,经12次循环测试后,PVDF/PDA/PPy-3膜仍保留较高的吸附量,说明薄膜具有优异的再生循环使用性。此外,金属离子吸附测试发现,PVDF/PDA/PPy膜能有效移除Cr(VI),最高实验吸附量可达126.7 mg/g。  (3)通过超声处理的方式将 GO 锚定在 PVDF 纳米纤维膜上,制备了PVDF/GO复合纳米纤维膜,系统地表征了薄膜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特征和染料吸附性能,并对吸附行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GO 能稳定地负载在PVDF 纳米纤维膜上,并赋予 PVDF 良好的吸附性能,且 PVDF/GO 纤维膜对MB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 Langmuir 模型,理论最大吸附值高达769.2 mg/g。吸附循环测试表明,PVDF/GO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优异的循环使用性和稳定性,循环使用10次后薄膜的吸附量仍可达到初始吸附量的85%以上,因此在废水处理中极具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当前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通过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更好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数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认识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本文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政策层面的战略环境评价,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构建三系统四层次DSR指标体系框架;通过科学的指标筛选,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
炭/炭复合材料具有质轻、抗热震、耐高温、耐烧蚀和粒子侵蚀、高温强度高、膨胀系数低等优异性能,是一种理想的喷管材料,广泛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新一代高性能固体火箭发动机
当前,各国供水行业都在以安全供水、降低能耗与漏失为目标,对城市给水系统实施优化运行。城市给水系统优化运行的基础是全面、正确、科学、合理地进行给水管网系统工况的模拟与
酸雨问题越来越严重,酸雨对水泥基材料侵蚀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水泥基材料耐酸雨侵蚀过程中组成、结构以及性能的变化是研究水泥基材料破坏的关键,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
为了获得较宽温度下使用的固体亚微米/纳米自润滑涂层,本研究采用脉冲YAG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亚微米/纳米固体自润滑涂层,为下一步HVOF喷涂自润滑涂层的工艺奠定材料
氯酚是苯酚环状结构上一定数目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酚类化合物,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生物毒性、生物积累性和生物难降解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效应,对人
水源的污染和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促进了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的发展。作为饮用水深度净化的主要工艺之一,膜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相对于反渗透膜、纳滤膜等中高压膜,超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