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碧莲作为当今美国华裔作家中非常成功且独具一格的女作家,她的作品突破了以往华裔作品中对华裔文化身份的执着,更加注重对于更具有普世意义问题的探索。本文主要围绕任碧莲的三部小说《典型美国人》、《梦娜在希望之乡》、《爱妾》,通过文本细读从文化身份与多元文化的角度对任碧莲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对乌托邦社会的追求与认识发展过程进行解读。 乌托邦作为一种人类对于完美社会与生活向往与追求的象征,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非常积极的激励作用。也正是因为社会中黑暗面的存在才激发着人们对于美好乌托邦的向往与追求。 任碧莲在她的第一部小说《典型美国人》中,通过对美国性这一概念的全新解释,表达出了作为少数族裔的华裔群体对于平等与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展现出作者对于这样一个美好社会的期盼。她的第二部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是对于王家人故事的延续,故事讲述了作为第二代华裔梦娜的故事。小说中的梦娜更加大胆与叛逆,她勇敢地将自己对于自由的向往通过转换华裔身份到犹太裔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并与其他各个有着种族背景的人建立起了象征着平等与友爱的古格尔斯坦营。这一勇敢尝试与失败提醒着我们前路的困难与波折,任碧莲也向我们表明了她对于美好的乌托邦社会的执着追求。在《爱妻》中,任碧莲更是以当今美国社会越发普遍的跨种族婚姻,向我们深刻的表达了爱才是联系人类纽带的真理,同时也表达出了对于一个平等且充满爱的完美乌托邦社会的美好追求。 通过这三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任碧莲在不同阶段对于乌托邦的认识发展历程。在《典型美国人》中作者试图通过颠覆‘美国人’的最初意义,说明少数族裔作为美国人的合法性,从而建构起属于少数族裔的乌托邦。在《梦娜在希望之乡》中任碧莲将这一愿望通过古格尔斯坦营扩大到了所有族群。而在《爱妻》中任碧莲更是勇敢涉足多种族婚姻家庭,更加深刻地表达了对于乌托邦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