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富集型城市转型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因其不可再生的特殊性使得能源富集型城市的发展必须提前考虑它的后续发展问题,特别是像陕北榆林这样的新发展起来的能源富集型城市,如何从其他能源型城市总结经验,认清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城市的发展不因能源的衰竭而灭亡。   目前能源富集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能源富集型城市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于此同时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如何解决既要使城市继续繁荣稳定的发展下去,又不因为能源的枯竭而导致城市衰亡,是摆在国家、政府及专家学者面前的主要问题。本文着眼于这一主要矛盾,首先搜集整理了目前国内外关于能源富集型城市的研究成果,并在上述成果基础上总结了其中的缺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方向。其次,在上述基础上本文从能源富集型城市的理论出发,主要以能源富集型城市周期、产业结构及优化理论、系统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对能源富集型城市社会系统进行了分析,并用数学模型说明了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能源富集型城市社会系统的协调分析。除此以外,能源富集型社会的研究还包括城市转型的最佳期、转型模式以及在主导产业理论基础下的最优模式的选择,针对这些问题也都——做了分析;最后以榆林市为例,分析了榆林市目前的经济地理状况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产业结构做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榆林市作为发展中的能源富集型城市,也面临着与其他能源富集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同样的问题: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税收体制不均衡、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等问题。除此以外对于榆林这座“先城后矿”的城市来说,在能源未开发前,由于地理条件较差,本身发展就比较落后,矿产能源的大量开发,使得经济突然快速增长,于是就存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落后的观念、意识、以及整个落后的城市基础设施、体制等一系列问题的矛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靠技术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观念意识上的警惕。因此,能源富集型城市创新转型将是一项艰巨而又长远的任务。  
其他文献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
相对于地理的气象万千,政治的哲思理趣,语文的典雅奔放,中学历史教学似乎枯燥无味,因为历史是不容更改的,于是照本宣科成为许多历史教师最常见的方式,死记硬背成为许多学生难以抚平的创伤。其实,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无不于教育之中行其
小学计算机教学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的学习,掌握具有一般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巧,以及能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我认为其落脚点是重视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基础学力的培养。怎样搞好小学的计算机教学已成为计算机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若询问100名学生:“你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会有9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因此,加强学生作文个性化训练,对语文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开展个性化作文的现实意义  个性,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素养,指的是人的修习涵养。没有个性,就谈不上修习涵养。而具有个性的人,才得以发展素质,才可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来。
讨课堂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是爱生理念的重要体现。积极推进 “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全面深化爱生学校的建设。  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呢?德国的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依此原理去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