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动态增强MRI配准方法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mmy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增强MRI由于具有无损伤性且可显示功能信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跟踪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DCE-MRI检测时,需要获取注射造影剂前后的患者乳腺影像。造影剂的使用能够改变肿瘤区的原始灰度,进而使得肿瘤与正常组织区分开来。一般而言,造影剂是通过静脉来注射的,这样随着跟踪诊疗过程中影像采集次数的增加,造影剂的副作用会在患者体内不断累积。针对造影剂静脉注射方法的这一缺陷,从乳头注射造影剂的新型乳腺动态增强MRI方法应运而生。该方法虽然降低了造影剂的注射量,但由于在造影剂吸收初期,乳头附近的灰度变化剧烈,为图像的配准造成了极大困难。本文基于面网络配准技术对该特殊应用背景下的图像配准问题进行了探索,设计了以球谐分析为核心的面网络配准技术,并辅以适当的图像预处理和面配准后的体插值实现图像层面的配准。针对造影后图像靠近乳头的组织区域灰度接近背景而难以进行图像分割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灰度数学形态学的图像边缘修复方法,为较为精确的三维表面重建提供了保证。面网络的配准是由网络方位对准和节点间对应关系的确立这两步来实现的。本文首先利用保形球映射、规则采样和基于贪婪搜索的球谐配准实现造影前后的乳房面网络在方位上的配准,而后基于球谐分析的机理运用同球谐基底异球谐系数重构出具有节点间对应关系的造影前后的乳房面网络,从而获得了表面网络的位移场。针对图像层面的体配准,本文首先利用均值坐标插值技术在造影后面网络的内部插值出相应的体位移场,然后据此应用基于线性插值的图像复原技术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几乎所有像素点的形变位移操作,从而获得了组织灰度信息清晰可辨的配准图像。该图像具有造影前乳腺MRI的形态,且具有造影后乳腺MRI的组织灰度信息。该方法的提出为绘制动态增强(DCE)曲线,从而得到更为全面的诊断信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转子动平衡方法处理非平稳数据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参数化时频分析的转子全工况动平衡方法。该方法根据转频信号频率变化函数构造匹配的旋转算子,将启车信号的时频特征
目的:研究Twist和Fascin在结直肠癌组织、远癌切端组织、无转移淋巴结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二者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
由二次曲线理论,圆锥曲线可以这样统一定义:点M到定点F和定直线L(不过F点)的距离的比是一个常数(通常用e表示)时,点M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定点F叫焦点,定直线L叫准线,定比e叫
背景和目的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血管介入、放化疗、局部消融等单一或者联合治疗。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术因为操作简单、费用低、副作用小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F2α(PGF2α)、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种激素在不同处理方案下对内蒙古通辽地区乏情期母驴卵泡生长情况、排卵率、发情率、受胎率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目前国际上较常用的“三阶梯”筛查方法,即对目标人群进行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同时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
从黔高产乌头根中分离得到二个二萜类生物碱A、B。经鉴定,A和B分别为lappaconitine和ranaconitine。本文首次报道用CNMR—DEPT谱证实lappaconitine和ranaconitine的分子结构
为探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盐胁迫下植物生长的缓解作用,以夏枯草为试验材料,研究1.25~10.00 mg·L~(-1)ALA对70 mmol·L~(-1)盐胁迫下夏枯草幼苗叶片和根系的抗氧化酶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安肺汤对肺癌小鼠一般生活状况、免疫功能及反应免疫平衡的Th1/Th2的影响,以期探讨中药改善晚期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机理。方法:将80只Lewis荷瘤鼠随机分成A
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甘蓝软腐病离体接种后发病效率的影响,建立了一套甘蓝软腐病抗性的快速鉴定方法。结果发现,用浓度为6.4×10 8 cfu/mL的软腐病液体培养基悬浮液,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