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泌阳凹陷是叠置在秦岭造山带上的一个南深北浅的箕状凹陷,研究区为凹陷中部深凹区,主要发育小型正断层和鼻状构造,是杜坡油田主要的油气储藏中心。论文主要对研究区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上亚段Ⅱ、Ⅲ砂组(核三段Ⅱ、Ⅲ砂组)沉积微相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进一步就沉积微相与砂体含油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论文采用标志层法,根据沉积旋回的原理建立研究区核三段Ⅱ、Ⅲ砂组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对地层进行精细合理划分,共划分出3个标志层、21个小层和45个单层。井震研究表明研究区Ⅱ、Ⅲ砂组的地层发育较好,保存较为完整;整体地势呈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多发育北东向小型正断层和近东西走向的鼻状构造。通过对研究区多口取芯井的岩芯观察分析发现:该区砂层岩性以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层内韵律类型以复合韵律型最常见;物源主要来自北部古城三角洲,砂体厚度较小,2m-6m较为常见,砂体发育的规模明显受到沉积微相控制。在观察岩芯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构造地质背景背景和沉积演化背景,通过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论文认为研究区核三段Ⅱ、Ⅲ砂组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泥两种亚相,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水下分支间湾、远砂坝、河口坝及前三角洲泥6种。从研究区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可知,席状砂多呈片状分布,表明其在平面上连通性好。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储层非均质性受到沉积微相的控制,核三段Ⅱ、Ⅲ砂组的非均质性总体上较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孔、渗值明显高于其它微相。通过对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和储层非均质性的综合研究,论文对沉积微相与砂体含油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认为研究区核三段Ⅱ、Ⅲ砂组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微相的砂体含油性明显高于其它沉积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