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带地区分布的灵长类动物易受到食物的胁迫,因为不同季节的食物供给差异较大,食物匮乏季会给它们的生存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灵长类,是温带地区灵长类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北、陕西、甘肃和四川。由于其生境内植被的垂直性分布和季节性变化特点,川金丝猴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其活动范围,取食不同的植物。那么,不同类型的林地为金丝猴提供的食物是否存在差异?金丝猴在不同季节的取食策略有怎样的变化?神农架是川金丝猴分布的最东缘,对该地区植被、植物群落、川金丝猴食源植物之分布和丰度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将对该物种的保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获得神农架地区川金丝猴栖息地林地结构和食源植物的相关数据,了解不同植被类型对川金丝猴食物的贡献,提出有效的栖息地质量评估因子,以此评价栖息地的食物供给现状和水平,从侧面了解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的原因,为该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本研究通过营养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究植物与动物间的相互依赖和可能的协同进化,以期解释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的内因,从而为该物种乃至其他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神农架川金丝猴分布的核心地区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按照海拔梯度设置了88个样方,每个样方为20*20 m2,共计34,000m2,对川金丝猴活动区域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基于优势树种,我们把川金丝猴的栖息地划分为12个类型,即DBF1-7(DBF: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CBF1-4(CBF: conifer broadleaf forest) 和 SBF (shrub forest)。据统计,所有样方共含133种食源植物,分属于74个属,38个科。通过分析比较各类型栖息地食源植物组成、丰度与金丝猴栖息地选择的关系,发现,阔叶林的食源植物种类高于针阔混交林;低海拔群落提供食源植物的种类高于高海拔者。但由于人类干扰等原因,川金丝猴很少下到低海拔林分中,而多在针阔混交林或者是阔叶混交林向针叶林的过渡地带。尽管川金丝猴的食谱范围很广,但它们喜食的食物种类分布极不均匀,且各类型栖息地中食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食源植物分布的不均衡和季节变化都影响川金丝猴的取食行为和时间分配。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在森林空地上增加一些食源植物的种类,比如海棠属、山楂属植物,或者通过林地更新改造,为一些食源植物增加生存的空间,进而增加林地给川金丝猴的食物供给量。本研究进一步基于分季节固定样点、固定样株的连续采样,检测了金丝猴食源植物样品中的粗略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不同季节营养摄入的差异性以及川金丝猴的营养摄取响应策略。结果发现粗蛋白存在季节性的变化,其中春季含量最高,可能是因为春季的嫩叶在食物中占较大比重。秋季粗脂肪的含量为三个季节之首,这可能是因为秋季食物中有大量的种子和果实,因此粗脂肪是川金丝猴在该地区秋季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粗纤维在夏季含量最高、春季含量最低。三个季节中,粗蛋白和粗纤维的比值最高点出现在春季(1.15%±0.48%,n=15),而夏季为0.33,秋季为0.35。因此,川金丝猴在春季对粗蛋白的摄入最高,对粗纤维的摄入最低。通过不同季节里食源植物营养成分的对比,发现,粗蛋白(F=66.256,p<0.01)、粗纤维(F=4.154,p<0.05)和蛋白/纤维比(F=26.144,p<0.01)在三个季节里具显著差异,粗脂肪(F=1.754,p>0.05)和灰份(F=2.804,p>0.05)在季节间没有显著差异。营养元素的关联性分析表明,粗蛋白和灰份(rs=0.528,p<0.01,n=57)、粗蛋白和蛋白纤维比(rs=0.831,p<0.01,n=57)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和纤维存在显著负相关(rs=-0.328,p=0.13<0.05,n=57);粗脂肪和其他成份之间没有关联性;粗纤维与蛋白纤维比存在负相关(rs=-0.720, p<0.01,n=57),与灰份无关联。通过分别比较三个季节里食源植物与非食源植物的营养成分,我们发现,在春季里,粗脂肪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t=3.418, p<0.01,two tailed),但是粗蛋白、粗纤维、灰份以及蛋白纤维比没有差异;夏季的情况也和春季类似,粗脂肪在夏季存在差异(t=2.597,p<O.05,two tailed);秋季里,食源植物与非食源植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倾向于选择高蛋白质和低纤维素的植物作为食物。食源植物和食物的充分与否呈现季节性变化的规律,使得川金丝猴在营养摄入方面具有季节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