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面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扩大,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口需求,大面积自然绿地被不可下渗的下垫面取代,雨水径流只能通过灰色基础管道进行外排,暴雨一旦超出管道荷载,势必发生灾害。如何利用生态的手法对城市雨水进行利用和下渗,还原其自然呼吸的雨水循环,国内外开始相关理论研究并在不断地进行实践探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指导下对居住区雨水进行研究,并且结合景观的设计手法对居住区雨水景观进行营造手法的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相关营造方案,并且进行实践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对“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等相关概念进行阐述比较,并介绍了雨水景观、居住区雨水景观的相关概念,力求将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到我国现状,对我国城市硬质下垫面进行改善,从居住区单元出发,为城市的生态雨水处理及可持续景观营造提供借鉴。(2)分析和总结了德国康斯伯格社区、美国High Point社区、我国阿普贝斯“雨水街坊”、华润新村改造项目这四个居住区雨水花园案例,通过对其概况分析、设计分析、雨水设施分析、特色雨水景观分析提取了小区雨水花园的景观手法,包括调蓄池、植草浅沟、石笼景观、低洼绿地、格栅广场、雨水模拟路径、生态过滤单元等。(3)通过对理论梳理、案例分析,提出居住区雨水5种类别,包括建筑屋顶雨水(包括楼顶、雨棚、车棚等)、庭院雨水(包括别墅院、一层庭院、屋顶花园等)、道路雨水(包括车行道、游步道、广场等硬质地面)、绿地雨水(包括微地形、草坪、种植池等)、其他设施雨水(休憩设施、娱乐设施等);提出居住区7要素雨水处理与景观相结合,包括建筑雨水景观、道路雨水景观化、地形雨水景观化、水景雨水景观化、小品雨水景观化、铺装雨水景观化、植物雨水景观化;以及景观结合时的22类景观化设施,69种景观营造手法。(4)通过对宝鸡市如园小区的规划实践,对其雨水进行生态管理,使得雨水能够得到消纳及蓄积利用,结合项目的现状条件选取植草沟、雾森系统、雨水可视路径、玻璃钢格栅广场、草阶花境、观赏草广场、雨水音响设施、雨水收集箱、雨水反光座凳、下渗草坪等雨水景观手法进行实践布置,营造景观更加优美的居住区环境和雨水生态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