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物致知是宋代以后儒家们的主要话题,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1472-1529)克服程朱理学所具有的界限而建构了心学的思路。尤其是由于提出致良知说,阳明的工夫论就具有很简易、集约的形态。致良知说是阳明学问的宗旨。此学说虽是平定宸濠之难而后提出的比较晚期的思想,但如他直接所说,他学问的整个历程就是致良知。依据《年谱》,虽然致良知说是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阳明50岁)提出的学问宗旨,它是贯穿于阳明的整个学问。这既意味着致良知说是他的学问结论,又表明他的整个学问只不过是表现致良知所具有的多样性的。
在龙场悟道后阳明的思想是以致良知为分水岭。在致良知说提出以前,他提出以诚意为主的工夫论,由之作为诚意的实在工夫的格物具有意念纯化之意。所以此时的格物解释为“正念头”、“格非心”等内在扩充之意。在提出致良知说以后,所有的工夫归结于致良知,因而格物也具有实践良知的意思。本论文首先通过对朱熹和阳明格物说的考察而讨论致良知说提出前后的格物说所具有的涵义与致良知工夫所具有的两种蕴涵的连贯性。就是说,致良知既有所谓扩充良知的本体回复的意思,又有所谓实践良知的本体实践之义。致良知说提出以前的格物着重于本体回复,致良知说提出后的格物着重于本体实践。即致良知说虽是阳明晚年的思想,但致良知说提出以前的工夫也显示致良知的一个面貌而已。
本论文考察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本体和工夫之间的关系。致良知说所具有的本体和工夫之间的关系表明阳明哲学的二重性。阳明不仅通过对本体的强调而担保成圣的普遍可能性,同时经过对工夫的强调而提出了成圣是依赖于个体的努力。作为成圣根据的良知虽是人人具有的,但如果不实行作为工夫的致良知,那么不能成为圣人。不过,致良知工夫的真正主体却是良知本身。在此存在着本体和工夫的内在张力。阳明通过本体的先天性和工夫的后天性之间的结合而担保成圣的普遍可能性和个别现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