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2006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八名种子选手和我国五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2006年WTA排名最前的我国运动员李娜和2006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冠军俄罗斯运动员库兹涅佐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她们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发球技术统计、接发球技术统计和比赛中技术统计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通过比较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一、经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选手在胜率、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ACE球和双误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我国选手在发球攻击性上还有待提高。二、通过对发球落点的统计发现场地右区的1号区和左区的3号区是国内外选手在比赛中落点较集中的一个区域,而我国选手在发球落点较多的2号区发出的球球速较慢,威胁不够大。三、在击球前段站位的研究中发现,针对于边线附近站位的情况我国选手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异显著(P<0.01);而站在中线附近接发球站位已基本淘汰出世界高水平的比赛中,可以看出我国选手在此阶段的技术水平与世界优秀选手水平相近。四、本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接发球特点是:运用多种技术接发球,甚至还运用男子的单手反手接发球技术;对于外角发球,一般采用回斜线球(79.41%),而对于内角发球主要采用回直线球(11.98%)的技战术,采用回斜线球来对付大外角度的发球(28.67%)。五、通过对李娜和库兹涅佐娃的技术统计比较中可以看出,李娜较2006年有很大的提高,尤其在ACE球数量、发球得分率、发球速度、网前得分、主动得分、制胜球和破发率等方面,但是仍有差距,非受迫性失误较高。建议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加强对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注意肌肉类型和身高。在日常的训练中注意最大力量特别是参与发球肌肉群的最大力量训练,注意力量训练与发球专项动作结构相结合。引进国外先进训练器材,与国外优秀教练员进行训练上的沟通并制定适合我国运动员的训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