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讨论3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分析治疗计划的设计及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3例分别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生长发育高峰期后、成年期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病例1:FYW,女,11岁,主诉地包天、虎牙。侧貌凹,Ⅲ类低角骨面型,上颌后缩,下颌功能性前移;恒牙列期,安氏III类磨牙关系,前牙反覆盖约-1.5mm,反覆(牙合)深;上牙列拥挤度10.5mm,下牙列拥挤度0.5mm;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治疗方案采用双期矫治:一期采用颌骨矫形治疗,以前方牵引器促进上颌生长并解除下颌功能性前移;二期行固定直丝弓矫治,解除牙列拥挤,排齐整平牙列,协调上下颌,精细调整,建立磨牙尖牙的中性关系及正常覆(牙合)覆盖。病例2:WLC,男,14岁,主诉地包天,有家族遗传史。侧貌凹,Ⅲ类均角骨面型,下颌前突;恒牙列期,安氏Ⅲ类磨牙及尖牙关系;前牙切对切,部分前后牙反(牙合)、开(牙合),上前牙唇倾代偿,下前牙稍舌倾;已过生长发育高峰期;12畸形舌侧尖,Bolton指数不调。予排齐整平牙列并拔除38、48后,于下颌颊棚区植入种植钉整体远移下牙列,术中逐渐调磨12畸形舌侧尖。因矫治后期咬合良好,故未行下前牙片切。病例3:CMQ,女,18岁,主诉地包天、牙齿不齐。侧貌凹,轻度Ⅲ类均角骨面型,上唇后缩,下颌及下唇前突。22缺失,部分前牙及左后牙反(牙合),反覆盖-1.0mm,反覆(牙合)较深,上前牙唇倾,下前牙直立。上中线左偏2.5mm,下中线左偏1.0mm,磨牙近中关系,右侧尖牙中性关系。予拔除34,通过远移下前牙及下中线并内收下牙列,唇倾上前牙、前移左上颌后牙以解除反(牙合)、改善侧貌及咬合,术后上下中线一致但均左偏。结果:矫治结束后患者牙齿排列整齐,拔牙间隙关闭,建立磨牙尖牙的中性关系及正常覆(牙合)覆盖,咬合关系良好,同时侧貌得到改善。结论:(1)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2)对骨性Ⅲ错(牙合)患者合理应用前牵器、下颌颊棚区种植体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对于伴有单侧侧切牙先天缺失的骨性Ⅲ类患者,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