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资源配比失衡,引发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此背景之下,民工子女被迫留守农村,“制度性孤儿问题”便由此产生。留守儿童群体具有人数多、分布广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的动态属性。正因该群体的复杂性,引发了政府、社会、学界、公益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多方力量的关注。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本研究在新闻框架理论的指导下,以来自腾讯网中留守儿童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话语分析方法对留守儿童报道进行研究,力图以全新的理论与研究技术对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进行一次深入地解构。通过研究,最终发现:首先,留守儿童报道是制度性视域下的产物,它的形成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其次,留守儿童新闻报道丧失了新闻报道中的行业守则,该群体的某些特征被故意放大,以博取社会关注;最后,留守儿童群体存在较为严重的集体“失声”,他们无法表达出自身群体的真正特征,因而媒介中的留守儿童形象是残缺的,是亟待完善的。全文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节,是研究进行的基石,旨在阐述研究意义与理论指导;第二部分包括二、三章节,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该章节从文本结构、话语风格、话语修辞三个维度对腾讯网留守儿童报道文本进行分析,进而归纳腾讯网留守儿童报道的特点和逻辑;第三部分即第四章节,该章节借助新闻框架理论从记者、政治、市场以及社会关注四个视角对媒体报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释并尝试归因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