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极权统治下的身体和空间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w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其具有政治寓言性质的长篇小说《一九八四》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一九八四》作为当代世界文学经典,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奥威尔作品的研究一直都是学界的热点,学界对于《一九八四》的研究,已经深入扩展到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个领域,然而这部作品仍有许多尚待论述的空间。本文拟从身体与空间两个维度分析文本世界中的极权统治。引言概述奥威尔生平以及作品概况;介绍文本《一九八四》及其思想警示意义;简要梳理关于《一九八四》中权力、身体、空间等三个维度的国内研外究现状。正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以汉娜·阿伦特对极权政治的论述为理论支点,分析在《一九八四》梦魇般的世界中,极权统治如同毛细血管般渗透进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一片领域。并从极权统治的目的、极权统治权力工具以及极权统治的技术手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从身体视角分析《一九八四》中的身体表现形态:政治身体、人文主义者的身体、性话语身体,透过身体洞悉极权政府的权力运行机制。第三章分析该小说中身体与空间的二元关系,并且结合身体视角,从福柯的全景敞视空间和异质空间角度,分析《一九八四》中的空间维度。结语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承袭了反乌托邦文学的传统,针对20世纪社会文化的阴暗面和人性扭曲的现象,描述了一幅梦魇般的极权社会的图景,在极权社会中专制权力无处不在。在《一九八四》的极权世界中,权力对身体、空间的限制与统治无处不在,从身体、空间以及身体与空间的二元关系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文本的政治意图。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虽然写于20世纪中叶,但是奥威尔《一九八四》中极权政府对人性的泯灭和对社会畸形的操控仍然令人不寒而栗。只要违逆正常人性和导致社会畸形发展的现象还存在,奥威尔文本中的反乌托邦警示就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意义。
其他文献
在当代中国书法史论研究中,笼统地将清代书法概述为“碑学大兴”、“碑学笼罩”似乎已渐成惯例。清代书法由于碑学体系的加入扩大了书法创造的表现领域,创造了自晋唐以后得又
<正>古代诗歌鉴赏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从学生的做题情况来看,结果让人不甚满意。我们看到很多学生的得分很少,平均下来得分率不到40%。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笔
本论文在充分借鉴和参考前人经验及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的运输通道客运分担率预测方法,从出行者出行调查数据的获得、效用函数的选取原则、效用函数特性变量的选取方案及其
近年来,随着戏剧理念,创作方法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社会状态,心理状态和审美取向的不断变化,在众多性格鲜明迥异的人物形象中反派人物又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表演
综述了国内外纳米陶瓷研究动态,介绍了从纳米粉末制备、表征到纳米粉末的烧结及纳米陶瓷性能的发展过程,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从近年来纳米陶瓷研究的成功实例,探讨了纳米
每论及元代的书法史,篆书方面的情况往往一笔带过,涉及甚少。事实上,在元代复古运动的热潮下,元代的篆书艺术不仅亦得到复兴,更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和书写技法,对整个篆书
作为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代统治中国近三百年之久。这个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进入晚期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的显现出来,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特点,工程量巨大,工程项目的技术难度不断加大,投融资方式改变,市场竞争激烈等都给工程项目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风险。市场竞
从重力场中的高斯定理出发 ,讨论地球表面、地球内部和地面上空重力加速度的分布
目的 对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效果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数和主成分因素分析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效果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