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中国将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在构建全媒体体系当中,警务新媒体的专业性和行业性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借助警务新媒体自身所具备的信息发布、网上办事的社会服务能有效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更好引导公众。“互联网+政务”的模式由来已久,自2009年湖南桃源县开通官方微博,截至2019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为13.9万个,中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开通政务机构微博;微信城市服务累计用户数达6.2亿,中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开通微信城市服务;中国297个地级行政区政府开通了“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传播渠道,总体覆盖率达88.9%;中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5.09亿,占全体网民的近六成,使用政务新媒体办事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日常操作。[1]而警务新媒体作为政务新媒体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往往处在事件一线,担负着引导化解矛盾的重任。近年来,警务新媒体相关的热点事件不断出现,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关联聚合不断增强,突发事件频频涉警并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警务新媒体既存在经过妥善处理而树立良好形象的部门,也依然有缺乏应对能力引发二次危机,最终损害部门公信力的情况发生。它所面临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难度,对于媒体运营的质量和要求也高于其他政务媒体,以警务新媒体入手所得出的结论能够具备一定的概括性。另一方面,公安部门在各类重大事件当中都扮演着协商处理、维护治安的角色,所面临的情况及问题也往往是大多数政务媒体所要经历的。本论文在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上,借助统计学、管理学、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将问卷调查、统计等定量分析方法与深度访谈、个案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一方面,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潍坊、滨州两地公安新媒体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获得一定资料,总结当前警务新媒体部门的运行流程。另外,对当前互联网中优质的警务新媒体平台进行案例分析,对运营当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借鉴。另一方面,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取数据,借助SPSS进行量化分析,综合以上两种方式得出警务新媒体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从参与主体、媒介环境方面找出原因。最重要的是,由数据分析和访谈得出的问题出发,对症下药,提出警务新媒体在当前环境下的优化策略。本论文主要由八个部分构成,七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绪论作为第一部分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概括性的介绍了本论文研究开展的相关背景和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与方法等情况。论文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警务新媒体当前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介绍。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一大重要方面,网络安全的重要部分便是对网络意识形态的维护,这也是推动当前警务新媒体改革发展的外部条件。此外,社会转型期利益及观念冲突所导致的矛盾类型复杂、冲突激化也是督促警务新媒体改革的必要条件。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媒体行业日益市场化,流量和效益成为警务新媒体不能忽视的问题,但也因此带来了公信力降低的隐患。同时,社交媒体占据主流话语空间所导致的官方话语权消解以群众注意力的转移也值得注意。论文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警务新媒体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具备的价值。从当前警务新媒体的三种主要功能类型出发,选择三种功能类型的主要依托平台,由微博、微信、短视频三个平台出发,对当中警务新媒体的发展状况及特征进行介绍描述。其次是从应用角度,对警务新媒体当前关注民情,提供服务、打击违法犯罪、树立公安形象、引导社会舆论等主要价值和应用领域进行介绍。论文第四部分是根据三大警务新媒体类型,对功能的实现和运行流程进行介绍。警务新媒体的主要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发布,这主要包括政策发布、案情公开及突发事件预警,分为选题、采集、发布三个流程。二是提供服务,警务新媒体的服务主要集中于户籍管理、人口登记、出入境管理。接受群众提问,给予答复。以网络为渠道,在线办理业务。线上线下结合,持续关注重点需要。三是舆情采集和监控功能,主要从采集、存储、筛选、分析流程上来对当前的警务舆情工作进行描述,介绍当前主要的舆情监测和采集模式。论文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借助问卷调查和SPSS量化分析的过程和结果。主要包括:对问卷的设计思路及问卷内容进行描述,对问卷的发放过程和回收情况进行介绍。此外,通过SPSS作为分析工具,对回收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警务新媒体提升用户体验的两个因素,分别是知识普及与信息推送、服务与互动,并建立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论文第六部分描述警务新媒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这主要包括:一、部门对于新媒体的思想定位不当,缺乏创新。造成忽视用户,缺乏差异化、同质化的情况。二、对于舆情处置依旧存在问题。缺乏应对、引导能力欠缺,尤其是缺乏专业素养,容易引发二次危机。三、对于自身风格没有明确定位。要不缺少互动,沦为“僵尸”账号。要不风格过于开放,内容不务正业。四、警务新媒体目前缺乏长远建设和规划。各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缺乏运营管理和指导规划,缺少保障和人才。论文第七部分是选择“平安北京”、“潍坊公安”、“四平警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媒体平台为出发点,侧重三大功能类型,寻找警务新媒体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破解之道。面对当前警务类新媒体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的思路,找准自身风格定位。将服务作为吸引用户的最佳手段紧跟热点话题,重点是建立矩阵思维,实现对于对于舆情的把控和认识当下社交媒体占据主流话语空间。论文第八部分是研究的总结。主要从全文的角度对研究进行评价,总结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研究过程中所发现和得到的成果,同时指出自身在论文写作和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为自身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指导,对接下来的研究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