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畅销书的研究置于 20 世纪 90 年代这个历史时间来考察,因为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十年。在这个历史时间里,整个社会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使得人们的意识形态和各种观念在这个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版社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就是在经济体制转变和意识形态转变双重影响下走过了十年,逐渐形成了具有与众不同的市场化道路。畅销书是出版社市场化的产物,也印上了这个时代的特色。本文将着眼于研究畅销书作为出版物的本来面目,即畅销书究竟是什么,它的出版机制是什么,对于出版社而言,畅销书又意味着什么。畅销书作为一个外来事物,国人对它的认识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楚的过程。特别是随着出版机制的转变和出版市场的确立,畅销书的含义也随之而变化,而这种观念的转变恰好发生在 90 年代。20 世纪 90 年代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出版业的改革有了一个大的环境,这才有了畅销书制度得以产生的市场环境。90 年代出版界一直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畅销书运作制度,经过十年的摸索,业界基本形成了“文本——包装——渠道”的畅销书运作机制,然而具有个人特色畅销书运作模式仍然不能代表畅销书制度的形成。90 年代这十年中,出版人观念的改变,读者意识形态发生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的变革都直接影响了畅销书的运作方式,笔者试图通过对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畅销书个案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从具体的事例中看到在市场经济的法则下出版人是如何改变观念的,也希望从具体的事例中寻找到国内畅销书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对于畅销书来说,1993 年是一个重要年份,从这一年开始畅销书作家逐渐从普通作家队伍里分离出来走向了前台,大众媒体对于畅销书的作用开始显现,畅销书开始全面进入市场化操作的过程,畅销书的策划人成了一种全新的职业,这些新生现象在发展中承受了社会价值体系的审判,也在这种审判中极大地影响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改变了传统的价值观念,最终演变成为 90 年代畅销书最突出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