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也日益拓展和深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很遗憾地看到,当前以我国行政区为划分基础的条块分割式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直接导致地方政府间合作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抑制甚至损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成渝地区这样一个既是西部经济核心区域,又受到行政区经济影响的典型地区研究,探讨地方政府合作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尝试构建创新型地方政府合作模式,以求为地方政府合作提供参考,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为成渝地区经济腾飞尽微薄之力。本文在进行理论研究基础上,以系统研究法为主,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中政府合作模式的构建问题进行多层次研究。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合作模式是实现资源分配的中间变量这一研究主线,根据经济学经典假设“资源稀缺性假设”和“经济人”假设,提出“完善的政府合作是成渝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提”这一假设并论证其正确性,最后以此为基础构建地方政府合作模式理论模型。为此,我做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论证假设正确性,分析缺乏地方政府合作对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的不良影响,分别从政府间合作观念滞后、政府间合作机制缺陷和政府间体制欠缺三方面论证假设的正确性;其次,从客观基础、前提动力和制度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中构建地方政府合作模式的形成基础;再次,将城市群空间结构演进理论为原则和构建政府合作模式空间框架的理论依据,在梳理成渝经济区空间布局的演变历史后,根据成渝自身产业发展地区差异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提出“两点四轴线”政府合作模式的空间框架,以及在假设前提下通过制度、管理和政治三个层面进行合作模式理论模型的构想;最后,通过总体思路结合基本路径,提出构建和完善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模式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