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师个体理论研究的兴起,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一种特殊形态的知识,综合融入多种因素,将教师看作形象丰满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以此来探讨其缄默的内隐世界。但已有的研究成果多关注在职教师,很少涉及职前教师。职前教师如何生成发展实践性知识有待研究。职前期的教师教育课程和教育实习等无不深刻的影响着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因此,论文从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班级专业活动、教师自我的性格、爱好等出发,探究职前历史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期对职前历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和发展提出建议。文章采取个案研究的策略,运用访谈、观察和文件分析等方法收集研究资料,探究职前历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现状。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职前期的教师教育课程使得职前历史教师关于信念的知识得以建构,最终在教育实习后得到巩固;个人喜好风格直接影响历史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进而影响职前历史教师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教育实习削弱了职前阶段获得的部分书面的、理论的知识,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经验的积累和具体教学策略的提升;职前历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五个方面并非独立和分离,而是相互影响;影响职前历史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主要方面包括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职前期的部分课程、教学反思、课堂突发事件对实践性知识的建构影响深远。基于以上结论,论文针对职前历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对职前历史教师而言,关注自我教师身份认同、关注课堂突发事件对实践性知识生成的影响、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注重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和历史课如何教的知识的建构;对师范高校而言,针对职前教师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而开设相应的课程、为职前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接触实习场景的机会、明确职前教师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课程的针对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