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中国海问题最初属于中国与南中国海周边国家之间的争端,但随着南中国海争端的持续升温,一些域外大国,诸如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和东盟等国际组织不断对该问题进行介入。其中,美国在这一争端中所持立场与态度对该问题今后的发展和走向则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中美建交一直到冷战结束之间的这一段时期,美国对南中国海争端所持的态度是最为柔和的。冷战后克林顿政府注重经济软实力的作用,强调民主,希望通过多边对话方式介入南中国海争端并将其国际化。布什政府却借力于军事硬实力来谋求在南中国海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因此,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对南中国海采取的是相对克制的中立政策,而布什政府时期则是比较强硬的干涉政策。 经过之前几届政府的经营与努力,在奥巴马执政之初,美国政府处理南中国海问题时所持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已经相对成熟,即不对南中国海的主权归属进行表态,坚决反对以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的方法解决南中国海争端,呼吁各方和平解决,美国在南中国海争端中始终保持中立。但是,美国新亚太战略的出台以及重返东南亚的需要促使奥巴马政府在执政后采取了积极介入南中国海争端的策略,在处理争端时也是对东南亚诸声索国一味偏袒,强调美国和东南亚诸国具有相同的战略利益,斥责中国对南中国海的主权声明,挑唆其他声索国在南中国海滋扰生事以牵制中国的发展,破坏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声誉和影响力。而随着中国地区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未来美国的战略重心将会继续向亚太地区转移,因而处于争端中的南中国海地区则成了决定美国战略成败的重要变量。因此,美国今后依然会在各个方面通过各种方式介入到南中国海问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