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荪文化观解读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0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是,在思想文化上仍然表现为古今中外文化思想的交汇与争鸣,互为生存与发展。文化的多样性给那个时代的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以深刻的影响,张东荪的文化观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也体现了他独特的个性。本文一方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真归纳和梳理了张东荪的文化思想;另一方面坚持唯物辩证的方法,用全面联系的观点从四个方面对张东荪的文化观展开论述。其中通过重点分析他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对待西方民主主义文化,对待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不同态度,得出他独特的文化观——他主张保留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但仅作为一种内心修养之法,其他政治经济乃至文化中的大部分领域则要引入西方民主主义文化;他宣传社会主义思潮,承认社会主义是将来世界发展的趋势,但又将资本主义看作是不可逾越的“卡夫丁峡谷”,认为不能超越资本主义而直接采用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他所要建立的新文化是一种以西方民主主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他所提倡走的道路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道路。今天,通过认真研究张东荪的文化观,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文化建设中所起的历史作用,还可以为当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现阶段,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珍视本民族文化传统,同时本着大道并行、万物并育的精神,广泛吸收各种文化的精华,特别是西方文化中民主、科学的精神,以独立自主为原则,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中国特有的、适合时代要求的、能够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文化。
其他文献
本文是关于我国族群的一项个案研究。作为一种生发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科学理论,族群理论在应用于我国实际时应该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同时,我国的族群有着不同于西方的
共犯论问题一直以来都被刑法学者们戏称为“黑暗之章”。共犯论之所以如此令人绝望,是因为其囊括的内容太复杂。其复杂之处在于共犯问题囊括的内容过于庞杂,相关理论之间相互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实践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由于其操作过程的不规范和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相当一部分管理层收购出
目的犯是刑法中的一种特定犯罪形态。自从目的犯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刑法理论界就对之展开了有益的探讨,并由此而形成了目的犯理论。而在我国,刑法学界的学者们对目的犯进行
船舶买卖市场是整个航运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对航运市场的分析或预测都应该包括船舶买卖市场,而船舶买卖市场又是随着整个航运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紧密联系的一个显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