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之初,工程哲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当今工程化的文明下,工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工程关注和支持的同时,开展工程哲学研究,不仅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会引发哲学理论的突破和创新。
工程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工程的应用范围也由自然领域渐渐拓展到社会领域。站在哲学的高度,对工程进行社会属性层面的解读,能够对“社会工程”范式作出明确地一般性建构与阐释,从而可以确立起社会工程哲学关照社会工程的必要意义和价值。
社会工程哲学的出现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学术界对它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作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社会工程哲学需要对社会工程研究的历史进行挖掘,对社会工程的案例进行分析。因此,深入研究钱学森社会工程思想,分析它的深刻内涵,挖掘它的现实价值,可以为推进中国社会工程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具有较大说服力的理论“证据”。
钱学森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社会工程”的概念。他认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复杂巨系统,作为系统工程的一个分支,社会工程可以对组织管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钱学森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哲学素养,依据现实的需要和可能,借鉴自然工程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并阐述了他的社会工程理论。
钱学森在系统阐述社会工程的改造对象和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社会工程的理论基础与构成要素,并结合其在航天工业系统的实践工作经验,明确了实施社会工程的主体人员,提出了“社会工程师”的概念和其关于社会工程执行机构的初步设想,即成立“国民经济的总体设计部”。同时,钱学森建议在实践中应用社会工程,应该采取“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他认为该方法可以将信息资料与统计数据、专家智慧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指导社会工程的顺利实施。
钱学森社会工程思想,从理论上讲,为研究社会工程哲学提供了理论支撑,从实践上讲,为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有效地方案,因此,分析和探讨钱学森社会工程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实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