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厅堂音质模拟技术作为音质设计及评价的有效辅助手段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得到
越来越广泛应用。由于音质模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在模拟方法和算法的改
进,模拟精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其有效性也开始受到关注。模拟中,模型的建立方法和
精度、界面声学特性的确定、模拟参数的设置等这些关键因素均会对模拟结果产生影
响,从而降低模拟的可靠性。
论文对房间中不同吸声面积、吸声布置及界面几何形式等声场条件进行了模拟,
通过与实测对比分析了声场模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拟中房间表面吸声性能的不
确定性使模拟结果产生偏差,当房间中声场扩散度较低时采用无规入射吸声系数对混
响时间的模拟值偏高,由此提出了模拟中对无规入射吸声系数的一种修正方式,可提
高模拟的精度。房间表面散射系数的提高将使混响时间的模拟值降低,但当散射系数
达到一定值时则模拟结果趋于收敛。模拟中散射系数对模拟有效性的影响随房间中声
场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吸声布置均匀或表面几何形式较为复杂时散射系数对模拟结果
的影响较小;反之,则对模拟有效性的影响较大。论文根据实测和模拟的对比得出了
不同声场条件在平面散射系数的有效取值范围,并进一步分析了声场扩散与表面散射
和吸声布置的关系。实际厅堂的音质模拟中,模型精度和表面扩散等条件对模拟结果
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音质参量中早期衰变时间 EDT 明显受到模拟中所采用的声线数量
的影响,而其它参量则对声线数量的影响不敏感,而明晰度和时间则受到模型精度的
影响较大。
论文通过一实际厅堂的声学缩尺模型测量与音质模拟进行了对比,反射声能序列
则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而声能衰变则符合较好。由于模拟方法建立在几何声学
的基础上,所以低频模拟的有效性较低。模型中表面散射性能的提高也将使声场中的
混响时间减低,这与模拟结果相符合。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实物缩尺模型技术,  吸声系数,散射系数,  室内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