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止血实验研究,比较新疆紫草(AE)不同提取物的止血作用,确定其止血有效部位。在此基础上考察有效部位对血液凝集参数的影响,以探讨止血作用机理。方法:(l)采用断尾法考察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小鼠分为空白(0.5%CMC-Na)对照组,给药组: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阳性对照组:云南白药,每组10只。各组每日分别灌胃给予新疆紫草正己烷、乙酸乙酯、95%乙醇和水提取物7d。确定有效部位。(2)在此基础上,考察紫草乙酸乙酯提取物连续灌胃给药14 d时对小鼠凝血时间(CT)、出血时间(BT)和血小板计数的影响。(2)考察乙酸乙酯提取物不同给药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后对大鼠血液凝集参数的影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等指标。取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0.5%CMC-Na)对照组,给药组: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云南白药。给大鼠分别连续灌胃给药7d、14 d和21 d后剥离腹主动脉,测定以上指标。结果:(1)在断尾法试验中,所有提取物均可不同程度缩短小鼠的止血时间,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出血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确定乙酸乙酯部位为止血有效部位。(2)无论是玻片法还是毛细管法,乙酸乙酯提取物各剂量组凝血时间明显缩短。高、中、低剂量给药组的凝血时间差异显著(P<0.01或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凝血时间与云南白药相似。其出血时间随给药剂量的减小而缩短。各剂量组的血小板数量不同程度的升高。低剂量给药组的血小板数量升高明显(P<0.01)。高、中剂量组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醋酸波尼松接近。即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促凝血、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升高小鼠血小板数量的作用。(3)在对大鼠血液凝集参数的影响试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乙酸乙酯提取物能缩短凝血酶时间(TT)、提高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各给药时间段的大鼠PT和APTT值均无明显变化;各剂量组第7天、14天、21天的TT值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均可明显缩短不同时间的TT值,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高剂量组在7天14天和21天之间的TT值有差异,说明有时间相关性,14天和21天之间的TT值,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7天、14天、21天之间的TT值均无差异(P>0.05)。各给药组的第7天、14天、21天的FIB值与对照组比较,各组的FIB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第7天的FIB值与对照组的FIB值相比差异最明显(P<0.01)。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7天、14天、21天之间,低剂量组7天和14天之间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14天和21天之间有差异(P<0.05),有时间相关性。结论:(1)新疆紫草不同提取物均有止血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为有效部位;(2)新疆紫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缩短小鼠凝血和出血时间,升高血小板数量,缩短大鼠凝血酶时间(TT),提高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的作用。血液凝集参数的变化有一定的时间相关性和剂量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