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北海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咨询和治疗提供依据,帮助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海市、县郊7所中学(重点、普通、职业中学)的2308名学生,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将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并把本研究样本根据不同性别、年级、是否重点中学、是否独生子女等进行分组比较,进一步建立两种模型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了解心理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⑴北海市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4%;初、高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8%和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毕业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非毕业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8.1%和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男女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CL-90多项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学习压力、年级、性别、父母离异、父母养育方式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SCL-90总分及各项因子分与EMBU父母亲因子的相关分析显示:SCL-90总分及各项因子分与父母亲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过份干涉、惩罚严厉、偏爱等项呈正相关,与父母亲温暖理解项呈负相关。结论:⑴北海市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4%,应加强重视;⑵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校的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存在差异;⑶父母教养方式、学习压力、父母离异、母亲文化水平、年级、性别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生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