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类开始聚居于城市,紧缩的城市空间和高密度的土地开发模式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高密度的城市环境逐渐引起了社会和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在这个背景下,提高城市高密度发展下的空间运行效能,促进城市高密度发展下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生态化和品质化便已成为了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所研究内容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镇群高密度空间效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2BAJ15B03)的子课题《山地城镇群高密度空间效能优化技术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针对的是山地城市在高密度发展下土地利用效能优化研究。本文提出山地城市受其自身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限制,具有比平原城市更紧迫的高密度发展需求。针对近年来我国山地城市高密度发展的现实特征和核心问题,以山地城市高密度发展的集约化和生态化途径为重点,以重庆市渝中半岛为实证研究对象,将城市高密度发展作为理论出发点和主要发展目标,对山地城市高密度发展下土地利用效能评价和效能优化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渝中半岛土地利用效能优化的相关策略和建议。本文的正文内容总共有七章,其框架结构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论文第一章通过对山地城市高密度发展的背景分析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将全文的研究聚焦到城市土地利用效能的评价和优化上,分别从山地城市、高密度发展和土地利用三个方面进行概念分析和相关研究解读,找寻出当前的研究趋势和空白,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并提出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为分析问题。论文第二章通过对山地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和高密度发展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分析,重点论述了山地城市在高密度发展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城市蔓延导致的外围土地浪费、开发强度过高与利用效率较低并存、混乱的功能配置阻碍城市更新、盲目的开发建设破坏历史文脉、绿地被侵占使得城市环境恶化五个方面,并对其形成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为论文的核心章节打好了基础,并提供了大致的研究方向。第三部分为方法构建,是研究的核心章节。论文第三、四章分别从土地利用效能评价模型和优化理论构建两个方面,确定了山地城市高密度发展下土地利用效能的优化方法。第三章以土地利用效能评价为核心,分析了土地利用效能的内涵,明确了土地利用效能评价的原则及方法,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个角度分层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既具有普适性、又符合高密度及山地城市这两大重要特征的土地利用效能评价模型。第四章以土地利用效能优化理论为核心,从高密度发展相关理论和城市土地利用相关理论两方面,构建山地城市高密度发展下土地利用效能优化的理论基础,明确土地利用效能优化的基本内涵和其所需要达到的优化目标,在总结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效能评价体系和优化理论体系两个方面构成的土地利用效能优化模型,并确定了土地利用效能优化的实施路径,分别是建设用地集约化、人居环境品质化、土地开发生态化和管理制度完善化。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论文第五、六章以重庆市渝中半岛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前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以具体案例为主的应用实践。第五章对渝中半岛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山地城市高密度发展下土地利用效能优化的方法和路径,对其土地利用效能水平和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影响土地利用效能水平提高的主要内容和障碍指标。第六章根据渝中半岛现状土地利用的分析评价结果,结合相关理论、方法和案例,提出五大效能优化策略,分别是用地集约化、密度分区化、功能混合化、生态网络化和管理健全化,并对具体的优化模式和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论文第七章是结论部分,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虽然目前我国对高密度发展和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尚未出现以山地城市高密度发展为背景进行的土地利用效能研究。本文针对山地城市高密度发展下土地利用存在的关键问题,以集约化、品质化和生态化为切入点,将土地利用效能优化的理论总结提炼后运用于高密度发展的山地城市。文中尝试将相对感性而抽象的高密度概念落实到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的土地利用目标上来,并通过对具有山地高密度典型特征的重庆市渝中半岛进行的细致研究,为今后山地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