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7年3月,由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引起的金融性危机在全球很快蔓延开来,这样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性危机爆发后,让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靡和衰退,金融危机的爆发同时也让各个国家的学者们将关注力集中投向在金融资源的开发、配置和利用上。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大部分是从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还有一部分是从金融功能的视角研究技术进步的金融制度安排的。当金融错配这一概念出现之后,有少数学者从金融错配的角度来研究技术进步,他们的研究表明金融错配阻碍了技术进步,但是没有涉及金融错配影响技术进步效应的测算、动因和路径等具体问题。本文基于金融错配背景下研究技术进步问题,在相关理论基础上,从提出金融错配对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的角度,通过相关规范分析,对金融错配形成机制及其影响规制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构建在金融错配存在条件下的技术进步模型,针对如何消除金融错配提出若干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基于中国金融错配阻碍技术进步的背景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对资源错配、金融错配、要素扭曲、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和区分。第二,找到金融错配影响技术进步的现状及其形成机理,对金融错配影响技术进步这一问题进行规范分析:我国所有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错配进而阻碍了技术进步,这就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第三,在规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相关计量经济学知识,采用Stata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我国的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利用2009-2014年的年度面板数据,用创新性的方法衡量了技术进步水平,并进行了随机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金融错配等因素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后,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提高技术进步进而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和效率,最后推动长期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