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秃顶子保护区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调整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vssa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5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对其优势种群的组成、直径分布及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优势树种进行了结构调整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老秃顶子保护区天然次生林乔木层主要树种有16种,根据株数比例分析,都以山杨、槭树、桦树和蒙古栎为优势种,占据绝对的比重,根据断面积分析,则以山杨、蒙古栎、槭树和桦树为优势种。(2)对各个林分类型径阶-株数的分析表明,林分Ⅰ和林分Ⅲ的密度较小,林木多集中在大径阶林木中,不利于林分今后的发展与演替,径阶-株数曲线呈现多峰型;林分Ⅱ、林分Ⅳ和林分V的密度较大,林木多集中在小径阶林木中,生长较差,径阶-株数曲线呈现反“J”型。对5个林分用负指数分布拟合,只有林分Ⅱ和林分V的直径结构分布合理,而林分Ⅰ、林分Ⅲ和林分Ⅳ的分布不合理。林分Ⅱ、林分Ⅲ和林分V这3种林分类型的层次结构在2以上,而林分Ⅰ和林分Ⅳ这2种林分类型的层次结构在2以下,5种林分类型的林下幼苗更新均达到良好或中等。(3)除林分Ⅱ属于团状分布以外,其他4个林分类型均属于随机分布。林分Ⅱ中顶极树种的优势度小于0.5,在林分的竞争中不占有优势地位,其余4种林分的顶极树种的优势度都较高,在林分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林分Ⅳ的混交度达到了0.75,属于强度混交,其余4个林分的混交度也都大于0.5,介于中度混交和强度混交之间。综合分析,5种林分类型空间分布特征较好,指标值多数在合理范围内。(4)本文在对林分空间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以异龄、复层、混交林经营结构目标为最终调整目标,以创建最佳的林分空间结构为出发点,采用结构化森林经营的方法,对林分进行林木水平分布格局调整、树种组成调整和竞争关系调整。并对经营效果进行了多方面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林分结构调整,增加了保留木的营养空间,减少了林木竞争压力,改善了林分混交状况,为保留木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空间环境。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预防食管-胃吻合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吻合方式。方法 2000年3月-2009年8月,对食管下段癌5例,贲门癌25例,Barrett食管行癌肿切除1例,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并
本试验以三个独本菊品种‘紫如意’、‘黄河’、‘金缕流霞’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氮浓度对‘紫如意’,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比对‘黄河’,氮、磷、钾浓度对‘金缕流霞’生长开
小型猪是建立疾病模型的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为方便其更好地在科研工作和临床实践中应用,便要求为小型猪提供安全优良的麻醉及催醒。小型猪专用复合麻醉剂XFM及XFM特异性颉颃剂
禽白血病是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一大病毒性肿瘤病,由于其亚型较多,分布广泛,且垂直传播,因而,对此病的防制和净化有一定难度。在我国的地方品系鸡群中,禽白血病感染呈现较为严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