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结构是影响公司治理效应的重要因素,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具有正面或负面的效应,股权结构的优化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化,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民营上市公司也逐渐成为证券市场上日益引人注目的主体。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其治理的问题研究成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继续深入发展,推进整体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论文从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出发,以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治理效应之间的关系,采集了305家民营上市公司和876家非民营上市公司2005年度的相关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法研究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与非民营上市公司在运营能力、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市场评价以及股权结构、股权制衡度方面的差异,运用相关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等实证检验方法提出假设、构建模型并对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以及股权制衡与治理绩效进行相关检验。通过实证发现:第一,在控制了企业规模、财务政策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之后的,得到民营化可以提高企业绩效的结论。第二,通过分析,发现人们更偏向投资于民营上市公司,而民营上市公司在财务风险方面,短期负债水平及总财务杠杆都要高于非民营上市公司,导致投资民营上市公司的风险相对较大。第三,较非民营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在股权制衡方面,呈现出较低的股权集中度以及较高的股权制衡度的特点。第四,在股权结构方面,国有股东在公司治理中与绩效表现出比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法人股东和流通股东与绩效呈显著“U”型曲线关系。第五,由于我国控制权市场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高管持股以及员工持股的影响范围还不大,企业中高管持股比例以及职工持股比例还非常低,导致高管股与职工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六,在股权制衡方面,股权集中度与绩效呈二次曲线“U”型关系,同时Herfindahl指数、股权制衡度指标以及Z指数对于公司治理效应的关系,同样显示了适度的股权集中,存在6-10个相对大股东的情况,是对公司绩效,治理效应比较有利的。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就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的优化建议与措施来提高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本研究对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治理效应的关注,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在查阅各类文献过程中,发现关注民营企业股权结构治理效应的文献几乎为零。另外,本文对于民营化效应的检验也是一个创新,系统严谨的检验了民营与非民营上市公司的绩效现状。文章选取的变量较全面丰富,可以较完善的评价研究对象,包含反映会计业绩的变量,以及反映市场价值的变量,包含总资产、净资产变量,也包含更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操纵可能性较小的主营业务相关系列指标。最后,在实证分析中,本文还采用了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预分析,接着采用的相关分析模型以及多元回归模型也较多样,这使得整个研究的框架更趋于完整,更有说服力与解释力。此外,研究所得到的拥有6-10个相对股东的公司更有利于业绩的增长以及流通股与公司业绩存在二次曲线关系,都是创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