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9、VEGF与中风证型相关性研究以及丁苯酞干预后的差异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tyu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与比较中风病中经络、中脏腑不同分型的患者体内MMP-9浓度、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的相关性与差异性;分析比较中风病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丁苯酞药物干预治疗,治疗前后患者体内MMP9、VEGF浓度的变化趋势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即中风病)患者70例作为脑梗死组,均符合入组标准。并选取体检中心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年龄均在40-80岁之间。按照中风病分型,将脑梗死组分为中经络组共33例、中脏腑组共37例。利用头颅核磁共振DWI像对患者脑梗死体积进行估算、检测患者发病后外周血MMP-9浓度、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和比较中经络、中脏腑不同分型患者体内MMP-9浓度、梗死体积、NIHSS评分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将脑梗死组7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丁苯酞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所有受试者均取刚入院第1天、未治疗前的静脉血2ml,急性脑梗死患者再于入院治疗第3天、第6天取外周静脉血样2ml,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MMP-9、VEGF浓度值,并对脑梗死组患者入院第1天与第6天分别进行NIHSS评分。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干预后的患者血浆内MMP-9、VEGF水平的变化趋势及意义。结果:1.对照组与脑梗死组基线资料对比: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0.8±9.6岁,脑梗死组平均年龄为64.1±9.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对照组与脑梗死组MMP-9、VEGF浓度值比较:对照组与脑梗死组血浆内MMP-9、VEGF浓度分别为:对照组84.18±4.81 ng/ml、249.12±118.82 pg/ml,脑梗死组369.25±13.96 ng/ml、286.14±100.65 pg/ml。脑梗死组血浆内MMP-9、VEGF浓度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对脑梗死组患者发病时MMP-9浓度值、NIHSS评分、梗死体积进行相关性分析:脑梗死组患者MMP-9浓度值、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相互成正向相关性,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经络组与中脏腑组基线资料对比:中经络组平均年龄为63.6±10.1岁、中脏腑组平均年龄为64.5±8.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5.对中经络组和中脏腑组患者发病后MMP-9浓度、NIHSS评分、梗死体积进行比较:中经络组患者血浆MMP-9浓度、NIHSS评分、梗死体积分别为:294.81±85.68 ng/ml、3±3分、6.46±9.89 cm3;中脏腑患者血浆MMP-9浓度、NIHSS评分、梗死体积分别为:452.71±87.06 ng/ml、12±6分、44.82±73.39 cm3;中脏腑组患者以上三个指标均高于中经络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影响中经络、中脏腑分型的因素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NIHSS评分、梗死体积对中风患者中经络、中脏腑分型有影响作用(P<0.05);MMP-9浓度值对中风中经络、中脏腑分型不具备影响作用(P>0.05);其中NIHSS评分对患者的中经络、中脏腑分型判断有正相关的影响,脑梗死体积有负相关影响。7.对常规治疗组与丁苯酞治疗组基线资料比较:常规治疗组平均年龄为63.0±1.0岁,丁苯酞治疗组平均年龄为64.6±8.9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8.入院第1、3、6天,对常规治疗组与丁苯酞治疗组的患者进行MMP-9浓度值测定并对前后差值进行比较:入院第1、3天两组患者血浆内MMP-9浓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第6天丁苯酞治疗组患者血浆内MMP-9浓度值较常规治疗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与丁苯酞治疗组患者治疗6天,MMP-9浓度下降差值分别为:172.39±77.01ng/ml,243.84±94.05 ng/ml。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丁苯酞治疗组患者入院6天治疗前后血浆内MMP-9浓度值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9.入院第1、3、6天,对常规治疗组与丁苯酞治疗组的患者进行VEGF浓度值测定并对前后差值进行比较:入院第1、3天两组患者血浆内VEGF浓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第6天丁苯酞治疗组患者血浆内VEGF浓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与丁苯酞治疗组患者治疗6天,VEGF浓度升高差值分别为:92.98±126.14 pg/ml,154.29±83.55 pg/ml。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丁苯酞治疗组患者入院6天治疗前后,血浆内VEGF浓度上升幅度更大(P<0.05)。1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及疗效评估分析:常规治疗组与丁苯酞治疗组患者入院6天治疗前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6天NIHSS评分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下降差值分别为:常规治疗组7±6分、6±7分、1±6分;丁苯酞治疗组9±7分、5±7分、3±6分。两治疗组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依据NIHSS评分下降比率评估可得,常规治疗组与丁苯酞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7.50%、63.04%。丁苯酞治疗组患者入院6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普通治疗组恢复的好,疗效较常规治疗组显著(P<0.05)。结论:1.脑梗死患者发病时MMP-9浓度、梗死体积大小、NIHSS评分值相互成正向相关。2.NIHSS评分值可以作为中风病中经络与中脏腑分型判断的客观依据。3.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叠加丁苯酞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体内MMP-9浓度、提高VEGF浓度。4.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叠加丁苯酞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疗效。5.脑梗死疾病治疗中及时抑制MMP-9浓度、提高VEGF浓度,对疾病的愈后有利。
其他文献
目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由光感受器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先后发生退变而引起视力损伤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目前为止尚缺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前期实验表明枸杞提取物枸杞多糖对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水资源短缺正严重影响着花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辽宁省花生主要产区集中在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花生生长面临着干旱少雨等极端天气。如何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稳定花生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目前辽西地区花生生产的主要任务。调亏灌溉是一种利用作物自身生理特性,有效利用水分的灌溉方式,在果树和大部分旱作物上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以往对调亏灌溉的研究多集中在单生育
随着我国交通及体育等事业的不断发展,创伤、感染、肿瘤等引起的骨缺损病例逐年增加,临床上对骨损伤治疗的要求日益迫切。骨损伤治疗的药物主要解决损伤修复及预防术后感染这
医学诊断领域面临医疗资源不足、患者数量较多及诊断过程低效等实际问题。计算机辅助乳腺癌图像识别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现有研究工作主要使用单类别特征完成乳腺癌图像识别,未充分利用异构图像特征间蕴含的跨模态病理语义、特征在决策时的互补性及多组预测结果间的集成性。为此,提出基于多阶段多特征深度融合的乳腺癌图像识别模型,它是多特征融合方法(先融合、中融合和后融合)的有机结合。主要工作如下:(1)基
2001年Salini案被公认为第一次在国际投资仲裁裁决中涉及到投资的合法性问题,自此以后“非法投资”与“投资合法性”在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中得到审视。本文主要以国际投资仲裁为视角,以非法投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和探讨国际投资仲裁中与非法投资有关的程序和实质问题及争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国际投资仲裁机制的路径。文章的最后落脚我国,探讨我国参与国际投资仲裁可能涉及的非法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数据爆炸式增加,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研究海量生物数据成为可能。将数据间复杂结构抽象成的生物网络逐渐成为生物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肠道微生物网络仍有很多探究的空间。目前肠道微生物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微生物基因序列对应功能的研究,缺少了肠道微生物内部复杂耦合关系的探索。为了研究肠道微生物中的相互作用的复合体,本文引入复杂网络领域的模块分析,揭示微生物数据中的模
目的:此次课题意在观察宣肺利水汤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外邪侵袭、上犯耳窍型)的临床治疗效果,希望有新的汤剂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有好的疗效。方法:1、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耳鼻咽喉科治疗的外邪侵袭、上犯耳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西药组(对照组)采取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次10mg,每日1次;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3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数值计算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分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非线性Poisson-Boltzmann方程来源于生物、物理和化学等领域,研究者们希望能找到求解这类方程的高效数值计算方法.无网格方法是目前计算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无单元Galerkin方法是一种研究较深入的无网格方法.目前,我们没有发现用无网格方法研究非线性Poisson-Boltzmann方程.
目前自养菌、异养菌生物量测试方法由于操作复杂、反复试错等原因未在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基于呼吸计量法,从污泥本身特性出发,通过呼吸图谱对微生物生长状态进
目的:本文主要从临床研究方面来探讨椎针疗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椎针疗法与普通针刺疗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效果。期望通过本次临床观察,能够为日后临床治疗颈肩肌筋膜炎提供一项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或住院部就诊的符合本课题诊断标准的60例颈肩肌筋膜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