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两个方面。临床部分通过对比电针与常规针刺治疗脑缺血的疗效差异,优化脑缺血的临床治疗手段。动物实验部分通过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功能,以及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与其的关联性。方法:1.实验研究:将30只C57小鼠以随机数字查表原则,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电针治疗组三个组别,每组各10只小鼠,以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脑缺血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前及MCAO模型完成后分别予以电针刺激“水沟”、“承浆”二穴。各组实验小鼠在缺血再灌注24小时后断头、取脑,一部分直接冷冻做TTC染色,观察小鼠大脑脑缺血体积的变化情况。另一部分分离大脑皮质,提取蛋白,以免疫印迹方法,检测EGFR及i NOS在小鼠大脑皮质的表达变化。2.临床观察:本课题研究设计一个单盲、随机、对照性试验来观察缺血性脑损伤的电针疗效情况,收集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随机分配30例病例。治疗组予以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每天予以电针治疗1次,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然后间隔一天后进行再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见附录四)、改良的Barthel指数(BI)(见附录三)进行评估,记录治疗前后两组间评分的变化,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经统计学分析后确定其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础治疗: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指南2010》所提及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改善循环,抗血小板凝集,控制血压,调节血糖,降脂稳定血管斑块,保护及营养神经,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的常规药物治疗等。结果:1.动物实验结果1.1Bederson评分结果对照组Bederson评分为0分,小鼠表现为无运动功能障碍;模型组进行MCAO手术后,Bederson评分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电针干预后Bederson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TTC染色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缺血体积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小鼠进行MCAO手术后,造成了小鼠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梗塞而引起了小鼠大脑缺血损伤,显示小鼠脑缺血主要部位集中在顶叶,额叶及基底节区等区域;相比较于模型组的结果,电针组显著缩小了小鼠大脑脑缺血的体积。1.3 EGFR及i NOS表达情况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模型组小鼠EGFR表达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电针介入后EGFR蛋白含量较模型组相比继续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各组i NOS表达情况:模型组小鼠i NOS表达含量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介入后i NOS表达含量较模型组相比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观察结果2.1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O.O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2.2治疗两组BI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O.O5);治疗后两组BI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2.3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率经过对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1.电针可以降低小鼠脑缺血后Bederson评分,减小脑缺血体积,改善小鼠运动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有助于小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其在脑缺血后的神经保护功能的机制可能是电针通过改变星形胶质细胞的分泌表型,使内源性EGFR蛋白合成并且分泌得到促进,并能够抑制i NOS的表达,减少NO的产生,控制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的炎性反应,保护脑神经元。2.在予以临床常规用药的基础上,相较于常规针刺而言,结合电针刺激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有更好的效果,缓解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系统的功能缺损程度及症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可以下降缺血性中风的致残率、致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