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中风)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死亡病因之一,并且有很高的致残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大的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近年来,通过对预缺血激发机体内源性抗损伤机制而使大脑免受或少受严重的缺血性损害的研究日渐增多。如何提高神经元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针灸治疗中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已经证实,针灸不仅能改善中风后遗症、减少急性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针灸还可以抑制中风的危险因素,解除中风先兆,预防中风的发生。以往的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给子针灸刺激的时间点通常是在脑缺血开始之初或再灌注之前,那么预先针灸处理,并在一定时间后于以缺血再灌注,是否还具有保护作用?针灸能否通过提高机体的缺血耐受能力来发挥脑保护作用?目前很少有人对这方面进行研究。 本实验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线闭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应用生化、免疫学等研究手段,以观察预处理在抗炎症损伤、抑制氧自由基生成方面的作用为研究思路,探索预针灸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连续3天电针或艾灸大鼠足三里和曲池穴,每天一次,第4天施行局灶性脑缺血手术,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后,观察动物循环血白细胞数量改变情况、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2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动物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D)和氧自由基清除剂谷咣甘呔(GSH)含量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与高温预处理的大鼠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MCAO大鼠缺血2小时再灌流24小时模型组,血白细胞数量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同时血小板计数下降(P<0.05);IL-1β、IL-6的水平明显增高(P<0.01),脑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谷胱甘肽含量明显降低(P<0.05)。电针、艾灸和高温8个预处理组均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白细胞数,IL-1β和IL-6的水平以及脑组织MDA的含量,同时提高血小板计数和脑组织GSH的含量。综合来看,预先艾灸的脑保护作用比较理想,优于预先电针的效果。 足三里、曲池是临床防治中风的常用穴。本研究从预处理角度,进一步证实艾灸或电针足三里、曲池穴能够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枢神经元。其机翌可能与激发机体内源性抗缺血机制,提高中枢2 预针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沼注大鼠血清儿一16、儿-6和脑自由基影响的研究 神经元的缺血耐受能力有关。其产生缺血耐受的途径还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 实验结论,预针灸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症性反应和氧自由基损伤,提高中枢神经元缺血耐受能力,对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