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铁精矿品位对节约冶炼成本、提高冶炼质量有很大的好处,因此,目前的研究多专注于如何提高最终产出的铁精矿的品位上。对选矿效率的评价方法,也被这一观念引导,大多只从品位和回收率两方面来考察选铁工艺的优劣,国内外均不乏这类的选矿效率公式,如典型的汉科克公式、弗莱明公式等。上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金属工业也像其它工业一样,产品价格与市场需求的关系,比其与生产成本的关系更加密切。精矿产品的品位和回收率应根据最低生产成本来确定。作为大宗矿业产品的铁精矿,其铁精矿的销售价格随市场变化而波动,提铁降杂选矿厂的产品质量、生产量随产品价格的波动,其总体销售产值也发生变化,直接影响铁精矿生产企业的综合效益。如何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及时调整产品方案,联动调节铁精矿产品的铁品位与铁回收率、并控制生产成本,实现企业投资与生产铁精矿的效益最大化意义重大。笔者在氰化提金工艺经济效益评价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精矿产品的品位和回收率不仅应根据最低生产成本来确定,而更应该根据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确定。本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粗精矿品位、粒度、磨矿返砂比、磁选机磁场强度、浮选药剂用量等作为主体参数,采用LINEST函数,建立提铁降杂选矿厂的“选矿数学模型”(包括:“给料粒度/返砂比-破碎粒度”模型、“返砂比-处理量”模型、“给矿品位/粒度/磁场强度-磁精矿品位”模型、给矿品位/粒度/磁场强度-磁精矿产率”模型、“粒度/品位/药剂量-精矿品位”模型及“浮选精矿品位-浮选精矿产率”模型)和“经济效益计算模型”(包括:铁精矿毛利润模型、铁精矿生产成本计算模型及选矿厂净利润计算模型),分析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改变生产方案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计算比较不同生产方案的获利能力,并以此指导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利用“选矿数学模型”和“经济效益计算模型”,综合计算结果表明,在当前铁矿石市场价格(800元/t-1000元/t)环境下,对山西某提铁降杂独立精选厂应选择购买粒度-0.074mm为55%、铁品位(TFe)为52%的粗精矿进行生产,并同时将生产指标调整为磨矿返砂比3.0、磁选柱场强11 kA/m、苛性钠用量2500g/t、淀粉1400g/t、石灰450g/t、捕收剂850g/t,此时将能获得日纯收益63.2459万元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