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烯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及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pzg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4年石墨烯被发现以来,二维材料的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碳同主族的元素硅、锗、锡等的二维材料相继被制备出来。这些新型的二维材料与石墨烯一样具有蜂窝状的晶格结构,在能带中存在狄拉克锥电子结构,因此具有丰富的物理性质。但与石墨烯不同的是,这些新型二维材料都被预言具有一定大小的能隙。能隙的存在一方面使一些新奇的物理现象如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等得以在这些材料中实现,另一方面对扩展二维材料的应用领域也有帮助。因此,不断发现新的二维材料,丰富和补充二维材料的性质,是二维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成功地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单元素二维材料硼烯。结合扫描隧道显微镜及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对硼烯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在Ag(111)衬底上外延生长B制备出了硼烯。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发现,B在Ag(111)表面主要有两种结构,S1和S2,其中S1为低温相,S2为高温相。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给出了这两种结构的合理模型。通过扫描隧道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征了这两种结构的电子性质,它们都具有金属属性。利用氧化实验测验出了硼烯的抗氧化性。另外,还观察到了硼烯在Ag(111)表面的两种亚稳态结构,S3和S4。扫描隧道谱显示它们也具有金属属性。在S3中观察到了一种特殊的畴界,畴界附近有一个边界态。2.尝试了通过分子束外延在Au(111)表面生长硼烯。主要用了加温生长和室温沉积退火两种方式。加温生长时,硼在Au(111)表面难以铺展成膜,主要以团簇的形式存在,而且Au(111)有明显被B破坏的特征。室温沉积再退火时,表面能形成一些平整的膜,但这些膜结构具有与Au(111)衬底相近的晶格结构,加之衬底Au(111)也总是表现出被破坏的特征,因此难以判断这些膜是真正的硼烯还是B与Au形成的合金。3.通过分子束外延在Ag(110)表面制备出了硼烯纳米带。通过STM表征发现,B在Ag(110)表面具有四种结构。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给出了这四种结构的合理模型。与Ag(111)表面的硼烯不同,这四种结构都是硼烯与Ag(110)衬底形成的超结构。我们还统计了硼烯纳米带的宽度,发现它们具有较好的均匀性。
其他文献
2010年8月29日,完全由鼎捷软件自主研发的全面面向商贸流通领域的专业ERP软件,易成商贸流通ERP软件正式发布,该软件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可以提供全方位商贸流通领域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管理软件,它也无疑将引领商贸流通企业走进一体化信息管理的新里程。  易成商贸流通ERP管理软件是由鼎捷软件(原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积累多年管理软件行业经验和长期潜心研究商贸流通领域的智慧结晶。鼎捷软件针对
企业管理创新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及思想的创新性,对企业的服务、管理等综合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针对网络密度、知识流入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影响及网络密度对知识
本文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原理、温度裂缝控制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总结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注意事项。
利用微波法制备花生壳活性炭吸附铜离子,扫描电镜发现活性炭表面出现许多细条纹,有大量微孔,平均粒径为50μm。活性炭中O与C结合,以CO2的形式释放出去,从而使其他元素的含量相对上
面对在当前国际贸易中贸易摩擦有增无减的趋势,外贸企业应当通过客观认识贸易摩擦,针对贸易摩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其原有特点和不断呈现的发展趋势,采取在战略上冷静观察
一读了 2 0 0 0年 3月 2 8日《人民日报》的《李瑞河的茶心》和 8月 1 0日《人民政协报》的《托起夕阳变朝阳———记美国林肯大学名誉博士 ,天仁、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的两
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被广泛地应用于催化,吸附,陶瓷领域。但是传统的氧化铝材料由于孔结构不发达,大大限制了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近年来,人们在制备具有优越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