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显著,“未富先老”、“421倒金字塔家庭结构”等社会现象日渐凸显。自山西省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以来,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关乎着经济建设、社会保障和消费储蓄等各个领域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从空间角度深入细致的研究了此问题,进而丰富了这方面研究的地理意义。本文把山西省市域、县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山西省人口老龄化进程及我国人口普查工作周期,以2000和2010年为时间节点,并结合山西省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选取老龄人口系数即老年人口比重与老少比两个单项指标,首先对比了2000年、2010年山西省两级研究单元时间及空间序列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空间自相关法对山西省县域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阐述,最后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人口自然变动、经济发展、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且呈现加剧趋势。从全省整体水平来看,自1964年以来,山西省老年人口比重就开始逐年上升,到2010年老龄化形势已然严峻。在此研究阶段,山西省11个市和119县在2010年已全部进入老年型社会,虽然山西省迈入老龄化社会时间晚,但老龄化速度快、程度深。山西省人口老龄化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在不同研究尺度有一定的差异性,尺度的细化使人口老龄化指数、老少比值分布区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局部区域聚集形态。山西省各县域单元之间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明显,2000~2010年空间集聚效应增强。从局部来看,2000年山西省人口老龄化系数热点区主要分布于阳泉市、忻州市,2010年出现“一大三小”的局面,冷点区向南部集聚,形成“归一化”趋势,热点区范围变大,冷点区缩小。整体人口老龄化水平均衡发展。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的作用程度和正负相关性不尽相同,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特征。其中,死亡率和每千人拥有卫生床位数对山西省县域人口老龄化具有推动作用,出生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其具有抑制作用。但在县域尺度下,GDP对山西省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在2000~2010年间主要表现为先抑制后推动的作用。本文结合山西省人口老龄化的实际情况,从人口政策、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养老产业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