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收集典型构造的测井、录井资料编制单井综合柱状图,对嘉陵江组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研究地层发育与纵横向展布特征。根据嘉陵江组岩石学特征,古生物特征,电性特征结合四川盆地嘉陵江期沉积背景、沉积模式,编制单井沉积相柱状图、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在此基础上运用沉积学基本原理、岩相古地理图编制方法,编制四川盆地嘉陵江组九个亚段的岩相古地理图,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征。通过对四川盆地典型构造(川东黄草峡构造、川中磨溪-龙女寺构造、川南合江构造)嘉陵江组气藏气源条件、盖层条件、圈闭条件的分析,剖析了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机理,总结了天然气成藏规律。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可分为五段,各段、亚段间整合接触,为一套海侵—海退序列的白云岩、石灰岩、石膏及盐岩沉积。嘉陵江组沉积时期,受盆地东南部台缘滩限制,总体上为局限海~蒸发潮坪沉积环境。在三次海水进退过程中,嘉陵江组的沉积特点表现为台地的浅滩化→局限化→咸化过程。川东地区早三叠世总体为克拉通盆地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在每个沉积旋回内,一般都经历了开阔海台地、局限海台地和蒸发台地3个沉积阶段;川中和川东地区可分为三个相带:开阔海台地、局限海台地和蒸发台地,川南仅发育开阔海台地和半局限海台地-局限海台地相,川西地区在嘉陵江组早期都以海陆过渡相为主,沉积碎屑岩,从嘉四期开始转变为海相云灰坪和膏云坪沉积。(2)嘉陵江早期,四川海域继承了“西南高东北低”的古地理面貌,海水从东部和南部侵入。嘉二段沉积后,周边山系发生抬升,江南古陆上升显著,华蓥山断裂和七曜山断裂使川东地带向上抬升,抬升幅度较龙门山快,之后泸州-开江一带也开始向上隆起,使得海域基底逐渐演变为“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3)川中、川南地区嘉陵江组天然气主要源岩是二叠系泥质烃源岩,川东地区嘉陵江组天然气主要来自上二叠统煤系烃源岩。二叠系的高—过熟油裂解气主要依靠烃源断层(川东和川南地区)或高压破裂缝(川中地区)向上覆岩层运移,在区域性石膏盖层的封盖条件下,聚集在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中。圈闭类型为岩性圈闭、构造圈闭及其组合。(4)现今嘉陵江组气藏的形成经历了古油藏→古气藏→现今气藏的演化过程。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天然气藏遵循:“高压驱动,流体跨层流动,断层裂缝疏导,膏盖油裂解气成藏”的规律。